墨爾本的潛水教練易正宇介紹道:70年代以來,塔斯馬尼亞生產龍蝦的地區大量捕撈,導致海膽的主要天敵之一龍蝦的密度下降;併且隨著氣候變暖,澳大利亞東部暖流把通常生長在溫水的長脊海膽品種帶到了塔州。這種海膽到了新地盤,幾乎沒有天敵。另外,海膽以藻類海帶為食物,和鮑魚爭食,導致鮑魚數量下降。
易正宇說:“海膽的繁殖期是其肥美的季節,水溫低的時候海膽胃口好,所以冬季相對豐滿。在澳洲就是8月前後的海膽最肥美。”
不過在低溫海水中操作,對於潛水員來說更危險和困難,因此正宇說,潛水員不太願意在那種條件下操作,也就增加了挖海膽和鮑魚的成本。
另外,正宇提醒:漁政鼓勵娛樂捕撈以降低海膽數量是事實,但是不要理解成要消滅這個物種。所以,維州目前規定娛樂捕撈數量從每人20只增加到40只,其他地方也有不同規定。
READ MORE

智库警告:若第二波疫情爆发,社交隔离措施将更严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