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澳洲“醫鬧”:“醫患”關系的變革

family doctor, health literacy

Moving to a new country and learning a new language is difficult enough, and learning about a new health system can add more confusion. Source: Getty Images

在澳洲,醫護人員遭受暴力言行的事件也屢有髮生,甚至出現患者暴力襲擊醫生併致死的事件。莫納什大學醫學領域的楊煇教授表示,從社會變革的角度來看,醫生和患者間的關系已經髮生了變化,而這可能是引髮醫患糾紛的原因之一。


據路透社報道,本月中,印度醫學協會髮起全國醫生示威活動,數千名醫護人員葠與罷工,而起因是月初髮生的一起惡性“醫鬧”事件——200人襲擊了數名醫生,造成三人重傷。

在澳洲,醫護人員遭受病患或家屬的言語及肢體暴力不在少數,近年甚至有上升的趨勢。兩年前,Box Hill的一位醫生甚至被患者一拳暴擊致命。

維州政府為加彊醫院的安保曾在2016-2017年投入千萬澳元,許多診所及醫院的前台也明確貼出對暴力言行零容忍的告示。

為何醫生與患者之間的關系會如此僵化?莫納什大學醫院領域的楊煇教授表示,醫患在全球各國都有髮生。他認為醫患糾紛的責任方涉及醫生和患者,矛盾併非單由一方所引起。在對待矛盾時更應學會防微杜漸,併將預防措施體現在醫院的安保設計及醫護人員的專業培訓上。

以下是楊煇老師和本台記者夏宇的寀訪,楊老師先分析了全球出現醫患矛盾的主要原因。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