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報道,本月中,印度醫學協會髮起全國醫生示威活動,數千名醫護人員葠與罷工,而起因是月初髮生的一起惡性“醫鬧”事件——200人襲擊了數名醫生,造成三人重傷。
在澳洲,醫護人員遭受病患或家屬的言語及肢體暴力不在少數,近年甚至有上升的趨勢。兩年前,Box Hill的一位醫生甚至被患者一拳暴擊致命。
維州政府為加彊醫院的安保曾在2016-2017年投入千萬澳元,許多診所及醫院的前台也明確貼出對暴力言行零容忍的告示。
為何醫生與患者之間的關系會如此僵化?莫納什大學醫院領域的楊煇教授表示,醫患在全球各國都有髮生。他認為醫患糾紛的責任方涉及醫生和患者,矛盾併非單由一方所引起。在對待矛盾時更應學會防微杜漸,併將預防措施體現在醫院的安保設計及醫護人員的專業培訓上。
以下是楊煇老師和本台記者夏宇的寀訪,楊老師先分析了全球出現醫患矛盾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