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家等你Call】原來牙槽骨和韌帶收縮 才是牙周病元兇

pexels-pavel-danilyuk-6812543.jpg

牙周病並非牙齒本身有問題,而是牙齒周圍的組織出現問題。 Credit: Pexels/ Pavel Danilyuk

在本集【醫家等你Call】talkback 環節,雪梨牙醫徐君逸 (Dr KY Zee) 講解甚麼叫做牙周病 (periodontal diseases 或 gum diseases)。


收聽完整播客系列

醫家等你CALL

Dr Zee 表示,顧名思義,牙周病就是指牙齒周圍的組織有病。其實牙齒本身是沒事的,只是它的周圍組織出了事。

那麼,牙齒的周圍組織有些甚麼呢?大家要明白牙齒周圍的構造組織才能理解牙周病的由來。
pexels-towfiqu-barbhuiya-3440682-14624608.jpg
Dr Zee 指出牙周病無法可以根治,但重要的是如何把它控制。 Credit: Pexels/ Towfiqu barbhuiya
大家見到牙齒外面被紅色的牙肉包圍著,可是牙肉並非最重要,反而是被牙肉冚住的組織 — 牙槽骨 (alveolar bone) 和牙腳 — 才更重要,但這些組織中間其實有些少空隙,大概寬 0.2 毫米,這些空隙是為了方便韌帶把牙腳穩住,而韌帶則依賴牙槽骨來到支撐。

根據 Dr Zee,牙周病可以分為兩個不同的病 — 牙齦炎和牙周炎。牙齦炎純粹是牙齒發了炎影響牙肉,可以治愈,所以嚴格來說,它不能稱做牙周病。

可牙周炎就不可小覷。因為它影響到牙槽骨同埋韌帶,使支撐牙齒的組織開始減少、收縮,牙齒便開始鬆脫,倘若不加理會,那麼由於沒有牙槽骨和韌帶的關係,牙齒最終便會掉下來。

哪些人容易罹患牙周病?

Dr Zee 表示,有 4 類人會較容易患上牙周病: (1) 有家族史的人;(2) 吸煙者;(3) 糖尿病患者;(4) 經常受生活壓力困擾的人士。

徐君逸醫生還教大家刷牙的正確方法來預防牙周炎的發生,並解答了多位聽眾的提問,詳情請收聽溫楚良這節【醫家等你Call】。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X 專頁Instagram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醫家等你Call】原來牙槽骨和韌帶收縮 才是牙周病元兇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