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洲台灣社區以美食會友 自家庭院變身小吃DIY教室

陳美壽

陳美壽(右三) Source: 陳美壽

在南澳洲阿得雷德,有一群台灣社區成員,因熟悉的家鄉味而凝聚。點擊首圖收聽採訪podcast。


阿德萊德台灣青年會會長陳美壽,舉家移民澳洲20年,熱愛台灣傳統美食的她,發現在當地買不到這些小吃,便興起自己動手做的念頭。 


要點:

  • 2002年陳美壽和先生帶著三名年幼孩子移民到阿得雷德
  • 陳美壽透過美食教學活動凝聚當地台灣社區
  • 陳美壽出借自家後院變身美食教室,DIY草仔粿和刈包等

當年,陳美壽和透過廚師申請上技術移民的先生,帶著三名分別為六歲、四歲和15個月的孩子移居阿得雷德,她對移民澳洲的日子歷歷在目。
我們來澳洲的日子(2002年5月7日)是很有紀念性的,因為那一天是我大女兒的生日,切完蛋糕、我們再出發來到澳洲,我記得非常清楚。
喜愛美食和交朋友的她,秉持著「人不親土親、以美食會友」的精神,逐漸認識當地越來越多的台灣社區成員,並在2019年籌組了阿得雷德台灣青年會。
陳美壽
Source: 陳美壽
陳美壽表示,目前成員約630人,她希望透過這個平台讓當地台灣社區互相扶持、資訊互通。
這些年來有很多同鄉和澳洲本地人結婚,希望邀請他們的另一半了解台灣文化風情;同時,也讓移民的後代孩子們在完成學業、投入澳洲職場後,了解身在澳洲他並不孤單,因為有很多朋友和他有相同的文化背景。
陳美壽
Source: 陳美壽
擔任會長的陳美壽,除了透過健行、球類運動、園藝知識分享等活動,促進同鄉之間的感情,更大方出借自家庭院,變身台灣傳統美食教室,不藏私地傳授台灣小吃製作食譜和秘訣,讓參與的成員們一解思鄉之愁。
陳美壽
Source: 陳美壽
陳美壽家的院子除了在農曆新年、端午和中秋節,化身為美食活動舉會場地,也曾舉辦多個美食廚房系列活動,利用本地食材製作出草仔粿、刈包、肉圓、潤餅卷等台味小吃。
雖然每次籌備活動的工作,我都要忙上一陣子,可是看見大家談笑風生、有吃有聊,滿意的笑容,我比他們更開心,我覺得一切都值得了。
陳美壽
Source: 陳美壽
陳美壽
Source: 陳美壽
兩年多來的台味傳統美食活動,吸引了無數成員參與,陳美壽觀察到,與會的成員老、中、青世代都有,更讓她感動的是,看到許多移民帶著後代一起響應,從這些兩、三歲的小朋友臉上,她有感而發,「我們的美食文化斷不了,希望傳習給更多澳洲家庭。」
陳美壽
Source: 陳美壽
另一方面,陳美壽更期待,未來有來自台灣的運動隊伍或交流組織到南澳洲時,她能帶著志同道合的朋友們,一起組成啦啦隊,到場邊替他們加油。
我來澳洲二十年,曾經有過像足球隊、龍舟隊、太陽能車隊及消防隊和警察的交流團都來過,可是以前都是我帶著我的三個幼兒,站在路邊搖旗吶喊。
(點擊首圖收聽採訪podcast)

(本文系SBS中文原創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如需內容合作,請來函聯繫:chinese@sbs.com.au或 mandarin.program@sbs.com.au)

澳大利亞人必須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留在家中並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