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台灣的髮型設計師 立志推廣台式服務業精神

Taiwanese Hairdresser Sam

Source: Sam

在墨爾本華人區Box Hill服務的台灣美髮師Sam,向您分享行業的大小事。點擊首圖收聽採訪podcast。


疫情封城期間不能上美髮店,您是否相當思念熟悉的那位設計師和他的好手藝?向您介紹墨爾本一間美髮店店長Sam闖盪澳洲的故事。


要點:

  • Sam在2017年以打工度假身份來到澳洲,隨後操起老本行
  • Sam曾意外服務到住在距離老家兩分鐘路程的老鄉
  • Sam希望在澳洲推廣台灣服務業的熱忱與精神

Sam家經營美髮業,從小耳濡目染之下,加上從高職到大學的美髮科班訓練,18歲踏入美髮業至今十餘年。 2017年,Sam從台灣啟程來到澳洲墨爾本,開啟打工度假之旅。

為了集到打工度假第二年簽證,他曾到肉廠工作。之後,在朋友的介紹之下,他到墨爾本一間新開幕的美髮店應聘,拾起剪髮刀、重操老本行。
(剛開始找尋雇主時)我覺得很不順,英文的條件也不是很好,然後又人生地不熟的,不清楚這邊的行規等等。
Sam表示,根據他的經驗,澳洲當地針對美髮業的法規管制相較於台灣更加地嚴格,「像是開店的審核、服務品質、衛生安全標準,相對台灣更完善。」
hairdresser
Source: Pixabay
他也指出,澳洲和台灣美髮業最大的不同在於對同性質店面的管控,他發現,澳洲的美髮店通常開在商店街或商場,且透過法規保護市場發展,不至於整條街上都是美容美髮店,使業者落入惡性競爭。 

他打趣地說,台灣髮廊的密度之高,可能「同一條街上,從一樓平面到二、三樓,甚至高樓層都有可能會出現相同的競爭者。」
Hairdresser
Hairdressers have not been closed through COVID-19 social distancing measures. Source: AAP
Sam表示,在澳洲執業以來,最有趣的便是面對不同文化背景的客人,他曾經跟一名俄羅斯的客人比手畫腳一個小時,最後剪出了令客人滿意、但他「自己都看不懂」的髮型;他也曾經在剪頭髮時,意外發現他鄉遇故知,客人竟是他在台灣老家距離兩分鐘的老鄉。

在墨爾本美髮業闖盪的這些年,Sam始終維持著對服務業的熱情,他始終自詡,要將心目中的台灣服務業精神,傳遞到澳洲社會。

(點擊首圖收聽採訪podcast)

(本文系SBS中文原創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如需內容合作,請來函聯繫:chinese@sbs.com.au或 mandarin.program@sbs.com.au)

澳大利亞人必須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留在家中並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來自台灣的髮型設計師 立志推廣台式服務業精神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