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澳洲統計局 (ABS) 的工資價格指數顯示,2021 年澳洲全國基本工資增長比率達2.3%,其中招代及餐飲服務行業的增長率更達3.5%;相比之下,2020 年的工資增長率僅為 1.4%。
但澳洲全國總工會(ACTU)秘書「麥克馬納斯」(Sally McManus)就認為,這些統計數字上的人工增長,與工人「實際獲得」的人工、或其工資的「實際購買力」,有「好大出入」。
「澳洲一個普通工人、去年每年的收入約為 68,000 元,實際工資已比對上一年減少了 800 元。」
「而今時今日、同一樣金額的購買能力亦已經大不如前。」
「如果一個工人的加薪比率、無辦法跟上一直維持在百分之3.5左右的通脹率,就不能追上各地物價的上升速度。」
「即使工人可能仍會獲得同樣的工錢,但同一筆錢的購買能力只會更低。」
READ MORE

【最低工資】工會建議加5% 追通脹 半年實得工資少500元
截至舊年 12 月為止,澳洲在 12 個月內的「消費者價格指數 (CPI)」顯示,澳洲的通脹率上升3.5%。
金融機構AMP Capital的高級經濟學家「穆西納」 (Diana Mousina) 認為,過去幾年、澳洲的工資增長明顯偏低。
「從歷史來看,更正常的工資條件、應該為每年約3%增長,但近年來澳洲的工資增長率、只為約每年 2%。」
穆西納又話,因為工資增長緩慢、加上澳洲人正面對通貨膨脹壓力,令到有一些人可能根本感覺不到他們的工資或薪水增加。
在黃金海岸南部一家繁忙咖啡館廚房工作的「愛德華多」,已同一場所已工作大約一年,但由於咖啡館最近易手,而他並沒有與新雇主就其原本$28的時薪討價還價,令他今年無法獲得加薪。
「我來自智利,(與原居地相比,)我的人工算是不錯,但隨著日常用品價格上升,我認為工資應該增加以跟上生活成本。」
不過,他同時亦對一啲好似他新老闆咁的小企業東主、表示同情,認為對方亦正面對同樣艱難的環境。
另一方面,在布里斯本經營美容生意的一名老闆則表示,其大部分業務開支、都己用於支付員工的工資。
「因為,根據澳洲當局的公平工作協議(Fair Work Award)之下,我們在2021年,就已經向員工加薪三次,每次70仙至1元不等。」
「一年加起來,已經等於一名額外員工的收入—即我們只有五名僱員,但去年必須支付六人份的薪金。」
她又指,雖然作為老闆壓力已很大,但面對生活成本上升,他亦應提高員工的工資、與對方「共度時艱」。
自2020年初疫情開始以來,各樣物價,包括石油、汽油、食品雜貨、前往不同州或國家的機票價格等都不斷上升,令澳洲人的支出愈來愈大。
但AMP Capital的穆西納則對澳洲未來經濟仍然持樂觀態度。
「雖然澳洲人現在還未看到工資有增長強勁的跡象,但我認為澳洲會在未來幾個月內實現此目標,亦希望這能為消費者帶來更大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