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依靠救濟的中國老年女性群體

Some social services such as Meals Plus in Parramatta have been able to help late-life Chinese immigrants cope with daily challenges.

Some social services such as Meals Plus in Parramatta have been able to help late-life Chinese immigrants cope with daily challenges. Source: Getty

對於晚年移民來澳的中國老人們的成年子女來說,看到父母在救濟站排隊等候,可能會感到震驚。父母接受這樣的服務,可能意味著子女沒有做到中國文化中所期待的那樣孝順。(點擊上圖收聽報道)


年屆七旬的中國移民李女士說付完房租讓她手頭“有點緊張”,慈善機構的免費餐食服務能讓她維持日常開支。

她說:“感謝澳洲政府,對我們民眾這麼關愛。”

李女士(化名)說:“她們(女兒)的觀點(這個服務)是給無家可歸的人,我畢竟是有家的。” 她對她的孩子隱瞞了一件事,那就是她定期去悉尼西部的Parramatta Mission、接受Meals Plus服務。

這位年屆七旬的移民獨自生活,她說,付完房租讓她手頭“有點緊張”,慈善機構的餐食服務能讓她維持日常開支。
Meals Plus的協調員-穆薩(Paul Moussa)說,如果沒有他們的援助服務,這些女性“百分百”有可能無家可歸。

 “由於語言障礙,中國人甚至更加脆弱。的確有可能出現無家可歸的情況。” 

但接受SBS中文寀訪的老年中國移民說,由於他們的精打細算的生活方式,他們不太可能面臨這樣的危機。

黃女士(化名)沒有孩子,為了離她的兄弟姐妹更近一些而做出了這種轉變。

她的生活來源包括澳大利亞政府的養老金和來自中國的退休金。

作為一個在中國過著“小康”生活的退休白領,她說在澳大利亞她“沒有很高的生活水平”,不願意在新的國家依賴家人。

一些老年群體顯示出他們的聰明才智,把收入可以利用得更久,從而創造更寬大的安全網,改善自己的未來。

去年髮表的研究表明,像李女士這樣的老年女性,如果是來自非英語國家的移民、住在私人出租房裡、且又是獨居的話,那麼她們成為無家可歸者的風險更大。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