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S Examines】「歡迎來到國家」儀式背後有甚麽爭議?

Untitled design (3).png

文件顯示,政府21個聯邦部門兩年内為「歡迎來到國家」儀式一共花費近50萬元。 Credit: Supplied/AAP Photos

政府在「歡迎來到國家」儀式 (Welcome to Country) 上的開支受到猛烈抨擊,但有人認爲這儀式被用作「政治足球」。


兩黨聯盟最近提交一份根據資訊自由法申請的文件顯示,政府21個聯邦部門兩年内為這些儀式一共花費近45萬元。

這些花費被反對黨的原住民事務兼政府效率發言人普萊斯(Jacinta Nampijinpa Price)猛烈抨擊。

她告訴SBS Examines,「政府部門在『歡迎來到國家』儀式 (Welcome to Country) 和煙熏儀式(smoking ceremony)上花費超過 50 萬元,這並不是對納稅人金錢的適當使用,因為它們沒有為被邊緣化的澳洲原住民帶來明顯的好處。」

普萊斯希望可以重新審核所有原住民事務有關的支出,以便知道如何可以更好地運用這些錢來做出實際成績。

她又説兩黨聯盟「致力採取實際可行的措施改善澳洲原住民的生活」, 並批評政府被「意識形態和象徵意義」分散注意力。

澳洲原住民部長麥嘉菲(Malarndirri McCarthy) 回應指:「當政府在努力縮小原住民和非原住民直接的差距和推動原住民的經濟能力時,反對黨反而專注在關於『歡迎來到國家』儀式的文化戰爭。」
人類學學者朗頓 (Marcia Langton) 教授表示圍繞「歡迎來到國家」儀式的討論正在引發一場「醜陋的文化戰爭」。

她表示:「我不明白爲甚麽這則新聞會被當成醜聞被報道…...已經不只是少許種族歧視,澳洲人可以參加澳新軍團日儀式,但參加『歡迎來到國家』儀式就有問題。」

原住民事務評論員狄倫 (Anthony Dillon) 就認爲有些政客把「歡迎來到國家」儀式用作「政治足球」,抓著一些事情炒熱話題。

如果以上内容令你造成困擾,請致電原住民及托勒斯島民危機求助熱線 (13 92 76)。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X 專頁Instagram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