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文出生於台灣的太魯閣族,她在5年前開始學習織布,並將不同的材料融合在她的織布作品中,用這門藝術記錄下當下的社會形態。介文說,在日本殖民台灣時期,族人男性的“陽剛”傳統漸漸丟失,而女性“柔軟”的織布工藝卻流傳了下來。
她曾經召集了30個織女,編織了高達5米作品“織路”。她表示,在創作過程中她必須不斷地去肢解傳統,而重新組構新生的藝術。
她說,不同時期的織布也都會留下一個時代的烙印,比如說國民政府時期,天主教會會向部落紛發大毛衣,而族人則會把毛衣拆解了再重新編織。
我們的故事,我們就來聽聽“織女”林介文通過織布藝術,講述台灣和太魯閣族原住民的歷史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