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寒易除,一湿难祛。” 中医理论中,湿气侵入体内是引发多种健康问题的隐患。如今,越来越多人已意识到祛湿的重要性,但多数人未必知晓,湿气还分为 “湿热” 与 “寒湿” 两种类型,不同类型的体质,调理方法也大相径庭。
一般来说,湿热体质者多因体内阳气偏旺所致,常见症状有口干舌燥、易出汗、面色偏红、易生痤疮等;而寒湿体质则多见于阳气不足人群,常表现为手脚冰冷、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这两类体质不仅会影响身体正常机能,在日常饮食、作息习惯及调理方式上也存在明显差异。
维多利亚大学教授、运动医学博士兼澳大利亚注册中医师徐红,在接受本台专访时,深入解析了湿气过重的成因,并指导大家如何正确识别自身体质、选择合适的祛湿方式。徐教授指出,湿气过重者往往会有腹胀感,还伴有大便黏滞、舌苔厚腻、关节酸痛等表现。若不及时调理,长期下来可能诱发肠炎、胃炎、风湿性关节炎、肥胖、高血脂、免疫力下降等问题,甚至会频繁出现感冒、咳嗽等症状,且难以痊愈。
她特别强调,想要有效祛湿,必须同时关注外在的生活环境与身体的内在状态,通过调整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及作息规律,才能真正将湿气排出体外,让身体恢复健康与平衡。
欢迎下载应用程序SBS Audio,关注Mandarin。您也可以通过苹果播客、Spotify等播客平台随时收听和下载SBS普通话音频故事。请在 Facebook 和 X 关注SBS中文,了解更多澳洲新闻。
READ MORE
为何来澳后更易脱发?中医视角下的护发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