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患上骨髓瘤的Geoff Nyssen意识到自己只有十年左右的生命。Nyssen先生回忆起他第一次得知确诊绝症时的经历。
“你知道,我大脑里的第一想法就是两个孩子,当时两个孩子只有5岁和8岁,我的家人该怎么办,因为你不想让你的孩子在缺少父亲的情况下长大。”
要点:
- Nyssen先生在2014年确诊血癌,他得知自己的生命只有十年左右。
- Nyssen先生将自己的关注点聚焦在家人和身边的朋友。
- 据统计,每36分钟就会有一个人被诊断患上了血癌。
当时间快进到如今,患上血癌让他认识到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他的家庭。
“我会珍惜每一分一秒的生命,因为每一分钟都非常的宝贵。而且,我可能没有办法再多获得一分钟的生命。”
倒计时开始,Nyssen先生决定回馈社会,用自己的故事来激励其他的患者。他启动了一项名为Mind Mentalizer的基金项目,希望能够为血癌研究做出贡献。他说,包括Snowdome基金会、澳大利亚骨髓瘤机构等组织都希望能够将血癌从绝症转化为一种慢性病——“一种可以使我们长期与之共存的疾病。”

Family Source: Pixabay
在疫情期间,血癌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受损,更易受COVID-19的影响。“我必须非常非常的小心,谨慎的保持社交距离。”
如今,Nyssen先生同社区的大多数接触都转移到了网上,通过社交媒体或是zoom软件。
“比如说,举办一场网络筹款活动,我们会通过脸书直播4个小时,我们会呼吁社区人士走出家门锻炼,但同时要遵守COVID的限制措施。”
Nyssen先生表示,我们如今对血癌知之甚少,确诊原因可能源于基因遗传。他说自己无法掌控是否会感染上这一绝症,于是,他把焦点放在当下的生活之上,去关注他对未来的期许。
“这是我可以掌控的。”
“你知道,我所关注的是如今的一点一滴,我可以完全沉浸在焦虑中,我也可以担忧那些无法掌控的事。但这不会对我有帮助……一种明智的做法就是在此时此刻为你的朋友和家人提供帮助,支持他们,因为他们是在你离开后会思念你的那群人。”
回顾过往,Nyssen先生表示自己非常的幸运,因为他得到了家人和朋友的支持。

Word ‘Cancer' Source: Pixabay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同我一样幸运,你知道,一些人无法直接获得家人所提供的帮助。”
“在社交媒体上有很多支持患者的组织,比说澳大利亚骨髓瘤机构,白血病基金会,他们会提供支持小组。你可以在很多地方去获得帮助。”
在血癌意识月,Nyssen先生鼓励人们带上红丝巾自拍,并将照片发布在社交媒体上,Hastag “It Could Be Me” 可能是我。
“疾病不会因种族、年龄、性别去选择他的患者……我们真的需要找到一种治愈血癌的方式,因为很多人都深受其影响。”
欢迎点击图片音频,收听Geoff Nyssen 先生讲述自己生命的最后10年。
澳大利亚人必须与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离,请查看您所在州或领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现感冒或流感症状,请留在家中并致电家庭医生或全国冠状病毒健康信息热线1800 020 080安排测试。
SBS致力于用63种语言报道最新的COVID-19新闻和信息,详情请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