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 H-1B签证项目是美国劳动力市场的重要支柱,每年发放8.5万个名额;
- 过去五年,澳大利亚科技界多次呼吁政府为行业注入活力;
- 专家认为,美国的新政为澳大利亚吸纳高端人才提供了“巨大”的机会。
点击 ▶ 收听播客。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最近下令将技术移民H-1B签证申请费用调高至10万美元(约15.1万澳元),引发行业震动。
特朗普政府此次调整预期将大幅减少未来由美国公司提交的技术工人申请数,特别是像Amazon、Meta和Google这些主要使用H-1B签证的科技巨头。
美国政府在9月21日的决定中指出,该签证制度本应用于引进短期技术人才,但已被“蓄意滥用”以替代美国本土劳动力。
随后白宫又补充称,此次涨费是一次性调整,仅适用于此日之后的新申请,不影响之前提交的申请。
在澳大利亚,技术行业持续萎靡及技能短缺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新的美国政策让业界看到了潜在机遇。
科技行业的应变策略
过去五年,澳大利亚科技界的代表人物多次敦促政府采取实质举措。
2022年8月,联邦政府承诺到2030年创造120万个科技相关工作岗位。
该目标是在与科技委员会(Tech Council of Australia)等机构协作下制定的,预计需要50万以上新人才加入劳动力市场。
当时,政府提出要“加快”签证处理速度,清理疫情期间积压的签证申请,并优先审批技术工人的配额。
到2024年12月,政府推出新的紧缺技能签证类别,以取代旧有的临时技能签证——新清单覆盖450多个岗位,聚焦于建筑、网络安全、农业与医疗等领域。
前移民部副秘书长、独立评论员阿布·里兹维(Abul Rizvi)博士向SBS新闻表示,美国的新政为澳大利亚打开了高端人才入口的可能。
他还指出,真正的关键在于澳大利亚行业和雇主是否愿意出手招贤;若他们主动行动,现有签证通道可以迅速让人才抵澳并参与工作,最终通往永久居留权与公民身份。
澳大利亚政府在9月初宣布,将维持2025至26年度的移民配额,与上一周期保持一致。
在截至2024年6月的12个月中,国际学生群体是澳大利亚最大的移民来源,共20.7万人,占总移民数44.6万人的近半。
澳大利亚一些主要科技公司认为,特朗普的新政确实带来机遇,但要真正吸引技术移民,还需政策和签证机制的配套改革。
管理软件公司Deputy的首席财务官艾玛·西摩(Emma Seymour)认为,如果能做到“迅速审批签证、认可学历资质、给予伴侣工作权利和永居路径透明化”, 澳大利亚将很可能成为技术移民的首选之地。
她指出,澳大利亚有独特的地理优势——连接美国与亚洲,还有世界级大学和可靠的监管体系;结合有针对性的技术移民政策,澳大利亚可以在AI、HR技术与产业级技术应用方面,发展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
西摩表示,她的公司亲眼见证工程、数据和产品人才对生产力与收入增长的推动力。
她强调,科技目前已是澳大利亚的第三大产业,且随着人工智能重塑各行业,机会比以往更大,只要速度足够快,就能抓住眼前机会。
“我们未必会成下一个硅谷”
悉尼大学移民政策讲师安娜·鲍彻(Anna Boucher)则对是否能吸引H-1B候选人表示质疑。
她认为,这类人才拥有全球化选择,并不一定会选择澳大利亚,并指出澳大利亚在技能移民项目规模和科技地位方面尚未具备显著吸引力。
她还谈到,基础设施是否足以支撑如此规模的人才流入,也是一个问题。
她援引一项2019年对移民兴趣的研究:其结果显示,生活成本低、气候宜人等因素在部分技术移民的考量中意外排在靠前的位置。
鲍彻认为,虽然全球移民环境自2019年后有所变化,但澳大利亚的民主政治体系依旧可能成为额外吸引力。
尽管澳大利亚有着种种激励移民的因素,但她认为,美国一直是移民的中心,美国大型科技公司在评估成本与收益后,也许仍愿意承担风险继续投资于人才,因为对他们来说,这些技术劳动力的好处远远超过了代价。
她指出,这次签证费调整很可能经过精密计算,是特朗普政府认为可接受的政策杠杆。
她直言,她不认为澳大利亚会变成下一个硅谷。
移民面临的现实挑战
雅瑟·纳塞里(Yaser Naseri)担任移民和难民就业指导人员,帮助他们寻找符合其技能的职位。
他在接受SBS新闻采访时回忆道,初到澳大利亚时,他的工业电气资质在本地不被承认,即便后来重新接受了技能培训,他依然难以找到匹配工作。
他投出90多份申请,却只获得少数面试机会,这让他感到惊讶。
他还指出,澳洲雇主极度看重本地经验,这给初来乍到的移民带来极大阻力。
他把这种状态形容为“从零开始”:即便你有经验与资质,也必须重新学习如何适应系统、建立人脉、说服雇主、展示自己。
他认为,文化差异、语言障碍、对制度的陌生感都是移民必须面对的挑战。
近日一份由国际定居服务机构(Settlement Services International,简称SSI)委托的报告揭露,澳大利亚已有50多万移民在本地从事与其技能不匹配的工作。
SSI首席执行官维奥莱特·鲁梅利奥蒂斯(Violet Roumeliotis)表示,虽然澳大利亚的移民政策旨在吸引国际人才以弥补国家技能缺口,但现实是已有不少移民无法发挥其能力。
报告估算,如果移民能获得更适配的工作岗位,全澳各州领地可每年增加约90亿澳元的经济产值。
不过,里兹维博士指出,这类技能错配问题对通过H-1B项目进入澳大利亚的高级技术移民影响较小。
他认为,那些最难取得技能认证的人通常属于家庭类别移民、技能次级申请人或人道主义类别,而非高端技术类。
在他看来,真正的挑战在于科技行业是否愿意利用澳大利亚现有的技术移民路径,对受美国政策影响的潜在技术人才主动进行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