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部以“侦探”为名的电影不再专注于推理和破案,您还会为它买单吗?
这是电影《私家侦探》的编剧周汶儒(Man Yu Chow)在创作过程中不断问自己的问题。

《私家侦探》剧照 Source: Supplied
“我们访问了很多香港本地的私家侦探,从他们口中得知了这一行的技术,也知道了他们怎么看待牵涉其中的每一个人。”
周汶儒说,在这部电影中,比起桃色传闻本身,他更想探讨“出轨这件事背后的每个人的情感勾连。”
“反英雄主义”思考
比起港片常见的为国为民的大侠、刚正不阿警察等英雄主义形象,《私家侦探》的主角不专业、不伟大、甚至公私不分。
周汶儒说,这样的角色涉及融合了他对“成功”二字的思考。

《私家侦探》剧照 Source: Supplied
而作为一部聚焦于人本身的电影,周汶儒说,他有预期到,一部分冲着“侦探”二字而观影的观众的期待可能无法得以满足。
“大家对类型电影已经有一种期待,我们也不是要刻意打破一些东西,也不是要刻意挑战观众的口味,只是想说能不能用另一种比较新颖的方式去讲这种故事。”
“做电影就是不断地要去试,有时可能成功,有时可能会失败。对于创作的初心来说,我们还是尽量想给大家带来一些新鲜感。”
为寻求更大市场,香港电影的“北上”是一个显著趋势。周汶儒的另一部作品《第八个嫌疑人》就被认为是一次不错的尝试。

《私家侦探》剧照 Source: Supplied
“我把我在内地的很多感受放进去,然后把我小时候喜欢看的港片的东西也放进去。比如我小时候回乡下最喜欢的就是放烟火,我就把烟火放在《第八个嫌疑人》里;有一个小混混角色,插科打诨的搞笑情节,我就刻意放在了《私家侦探》中。”
请点击收听采访:
欢迎下载应用程序SBS Audio,订阅Mandar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