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我儿子居然跟人说,我爸妈是伦敦出生的。”
当时儿子是接近600人的学校中唯一的亚裔,澳大利亚中文学校联合会的会长林斌说,儿子说的话让他记忆尤新。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也许是想要融入大环境,也许是不想和其他人不一样,这样的表达似乎成为了孩子的保护色。
当中文背景成为“他者”的象征,不少孩子会经历“一系列的思想变化”。林斌老师认为,这背后是未被关注的身份冲突,而不是简单的代际沟通问题。
“我们第一代移民家长特别忙,可能并不在意孩子在学校发生的冲突,或者孩子哪里不高兴了......这里面很多都是属于文化冲突积累起来的。”
我们会发现很多(移民家庭中),(孩子与父母的冲突)都是文化冲突,而不是代沟或是教育孩子不当之类的。
与此同时,本集中我们也会聚焦另一个教育现场:中编教材是否适合澳洲的中文课堂?当中国的教材教具、澳洲的教学理念和澳中两国微妙的政治气候交织,老师们该如何在教学中找到平衡点?
请您点击链接,收听播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