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 收听播客。
在全球地缘政治日益紧张的背景下,澳大利亚民众对中美两国的态度正发生显著变化。
根据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2025年度民意调查,澳大利亚人对美国作为全球负责任行为体的信任跌至21年来最低点,而尽管对中国的担忧犹存,更多人开始认为中国将在未来十年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家。
对中国“实力崛起”认知上升 但信任依旧稀薄
即便在中美关系波动频繁、澳中贸易争端仍在修复的当下,中国作为崛起中的超级大国的形象已在澳大利亚社会中逐渐固化。
调查显示,56%的澳大利亚人认为中国将在十年内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这一比例几乎是认为美国将占据主导地位人群(27%)的两倍。
然而,认知并不意味着好感。只有16%的澳大利亚人表示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有一些”或“很多”信心,尽管这一数字相比去年上升了4个百分点,仍处于极低水平。
年初中国海军环澳航行引发舆论关注,进一步加剧了部分民众对中国军事存在的警惕感。
在此背景下,51%的澳大利亚人表示支持增加国防预算以应对潜在威胁。
不过,支持率在年轻群体中明显较低,显示出代际间对“安全感”理解的差异。
信任美国者骤减 澳美联盟遭遇双重审视
相比之下,澳大利亚公众对传统盟友美国的信任则出现了急剧下滑。
调查显示,仅有36%的澳大利亚人表示信任美国会“负责任地行事”,较2024年下降整整20个百分点,创下洛伊研究所自2005年首次开展该项调查以来的最低纪录。
“澳大利亚人显然对他们所见的‘第二个特朗普政府’感到不安,”该研究所执行主任迈克尔·富洛拉夫(Dr Michael Fullilove)指出。
“如今,近三分之二(64%)的受访者对美国缺乏信任,这是调查历史上的最低点。”
更具体地说,仅25%的受访者表示对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有一些”或“很多”信心,而68%的人对其可能再度当选总统后的四年任期表示悲观。
公众对特朗普的不信任,也投射到对美澳关系的前景担忧中。
但值得注意的是,澳大利亚人对美澳安全同盟本身的支持依然强烈。
80%的受访者认为这一联盟对国家安全“重要”或“非常重要”,反映出澳大利亚社会在总统个人与国家制度之间进行区分的理性态度。
这一稳定的认知,是洛伊研究所历年调查中“最为一致的发现之一”。
此外,对澳英美安全协议(AUKUS)下采购核动力潜艇的支持率保持在67%。不过支持度在政党倾向上存在分化,自由党(Coalition)选民更倾向支持这一防务项目,而工党(Labor)选民则相对保留。
战略现实主义下的民意转向
中美格局转变的阴影下,澳大利亚民众在多个国家政策议题上表现出更强的“战略现实主义”倾向。
在能源转型方面,公众更偏向于实际路径选择。
虽然通胀与生活成本压力削弱了部分人对气候议题的关注度,但75%的受访者仍然认为可再生能源将在2050年能源结构中发挥“主要作用”;仅37%和24%分别认为核能与煤炭应占据主导地位。82%的受访者支持政府提供可再生能源补贴。
而在制造业方面,83%的民众表示,即便生产成本上升,也应在澳大利亚本土制造更多商品。
这一“供应链安全”倾向反映出对全球依赖的谨慎,也可被视为对中美竞争背景下产业自主性的回应。
在民主制度认同方面,74%的受访者认为民主是“最佳的政体”,创下调查纪录。
但与此同时,有多达70%的人认为社交媒体对民主“弊大于利”,显示出在全球信息环境碎片化背景下,公众对民主质量的担忧正逐步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