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2日,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取消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资格,并要求现有的约6700名国际学生必须转学,否则将面临被驱逐出境的风险。这项决定引发了广泛争议。
美国国土安全部在声明中指责哈佛大学纵容“反美”和“支持恐怖主义”的言论,声称校园环境对包括犹太学生在内的群体构成了安全威胁。
昆士兰大学政治学与国际研究学院国际关系讲师刘旻然博士(照片由其本人提供)
事实上,这并非特朗普政府首次将矛头指向美国顶尖大学。此前,他曾威胁要取消哈佛的免税资格,要求学校接受更严格的联邦监管,包括对校园政治言论、多元化项目和师生选拔权力的干预。哈佛大学对此坚决反对,并以政府“违宪”为由两次提起诉讼。最近,美国联邦地方法院发布临时限制令,暂时阻止该命令的执行。迪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阿尔弗雷德·迪肯特聘教授、国际关系讲席教授何包钢博士 (照片由其本人提供)
这一事件不仅涉及到法律与宪政层面的冲突,也牵动着美国教育的国际声誉,以及全球数百万国际学生的未来。在本次节目中,我们邀请了澳大利亚迪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阿尔弗雷德·迪肯特聘教授、国际关系讲席教授何包钢博士,共同探讨这一事件背后的政治动因、法律影响与国际教育格局的潜在变化。(音频内容仅为嘉宾观点,不代表本台立场)
欢迎下载应用程序SBS Audio,关注Mandarin。您也可以通过苹果播客、Spotify等播客平台随时收听和下载SBS普通话音频故事。请在 Facebook 和 X 关注SBS中文,了解更多澳洲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