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1月,“黑色星期五”的大幅折扣和“仅限今日”的宣传手段铺天盖地,我们不断被诱人的优惠信息包围。然而,这不仅是一个促销季,更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心理战。
黑五不仅是一天的折扣活动,实际上,如今已延长至两周以上。它也通过利用大脑的决策方式,引导消费者在无形中做出更多购买。
了解其中的科学机制,有助于识别我们何时过度消费。
“快点!马上抢!”
当我们在做决定时,大脑通常会根据不同选项的利弊收集信息,例如比较价格、功能、评价以及自身预算。越重要的决定,我们越倾向于花更多时间了解信息。
但在被施加时间压力时,大脑会降低“信息门槛”,也就是说。需要更少的信息就做出决定。
这在需要快速反应时很有用,例如当一只蜘蛛落在你手臂上时,你不会慢慢分析利弊。
然而在黑五促销中,这样的快速决策机制可能导致我们冲动消费。
“马上售罄”
黑五还利用了“稀缺效应”。促销时间短,购物者众多,消费者自然产生竞争感:不马上买就会错过。
当我们在选购电视时,页面显示“仅剩8件”“12人正在查看此商品”,立刻让人产生紧迫感。即便原本没打算马上买,也可能因为害怕错过而匆忙下单。
当我们相信商品数量有限时,大脑会自动给它赋予更高价值,认为“别人都抢”,它一定很好。
这种紧迫感一旦启动,理性就可能被挤到一边,消费者从“我需要吗?”转变为“我不能错过!”
这就是为什么你可能会买下一台只比现有电视好一点点的新电视。
如何保持理性?
专家提供四条建议:
1. 提前计划并做足功课
在促销季开始前就确定需要什么,并提前查好信息,避免在压力下匆忙决策。
2. 设定预算并时刻提醒自己
设置清晰的消费上限,有助于抵消“稀缺效应”的诱惑。
3. 按下暂停键
感到压力时先停一分钟,让大脑有时间追上情绪。
4. 问自己一句:如果原价我还会买吗?
这能帮助大脑回到商品本身的真实价值上。
享受优惠没有错,但在促销热潮中,值得提醒自己注意大脑正在发生什么,以及谁才是真正从中获利的人。
本文最初发布于The conversation。作者是蒂尔·格鲁茨瓦格斯(Tijl Grootswagers)和丹尼尔·福伊尔里格尔(Daniel Feuerriegel),两人均获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资金。
欢迎下载应用程序SBS Audio,订阅Mandarin。您也可以通过YouTube、Apple Podcasts、Spotify等平台随时收听SBS普通话音频内容。请在YouTube、X、Instagram、微博和微信平台关注SBS中文,了解更多澳洲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