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份由澳大利亚新闻集团发布的澳大利亚私校百强(Australia’s Top 100 Private Schools)榜单引发关注。榜单综合了十余项评估指标,包括全国读写算数统考(NAPLAN)和高等教育入学排名(ATAR)成绩、课程设置、校园设施以及课外活动的丰富程度和质量等,不仅展示各所学校的实力,也揭示了家长为哪些教育资源付费,一些家庭每年为每个孩子的教育投入高达5万澳元。
新闻集团全国教育编辑苏西·奥布莱恩博士(Dr Susie O’Brien)分析家长的考量和期待。
家长们支付的不仅是课堂活动和学习,还为了人脉和长期优势。这一切关于教育的组合资源,包括最先进的设施、奥运级别的体育项目、表演艺术中心、健康福祉中心、海外交流机会,很多资源往往在其他地方花钱也买不到,一个拥有声望与影响力的人脉网络。苏西·奥布莱恩博士
她也提醒:“有些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数十万澳元,可以说是家庭中最重要的决定之一。当然,学费是一项重大开支,并非所有家庭都能负担得起这些费用。每个家庭都需要权衡这笔钱能带来什么。”
她认为“深入了解学校的真实情况”很重要,“从整个家庭来衡量,这是否值得?参观学校、提出问题并感受学校文化也很重要”。
这份榜单之外,一些数据提供了关于独立(或私立)学校更广泛的概览。
澳大利亚独立学校协会(ISA)今年6月发布的数据显示,独立学校的学生增至将近75万人,创下纪录,其中五分之一学生来自偏远地区和非大都市地区、有超过17.5万名残障学生、将近2.1万名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峡岛民学生、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来自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超过六成的学生来自中低收入家庭。
该协会首席执行官格雷厄姆·卡特(Graham Catt)表示:“独立学校的核心在于提供选择。这些家庭来自各行各业,许多人做出重大牺牲,只为让孩子获得能为他们未来成功打下基础的教育。”
家庭择校时看重什么?近年一些研究发现,一些因素包括考虑孩子的兴趣和需求、学校设施和教师、学生群体背景、特色课程以及排名等。
该协会2021年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前四大择校因素是优秀的教育质量、优秀的教师、良好的设施以及具有支持和关怀的环境。
蒙纳士大学教育学院高级讲师张弘治博士(Dr Hongzhi Zhang)主要研究教育公平和教育政策等领域。他接受SBS普通话节目采访、分析教育的本质以及何为好的教育时,首先提到,关于学校排名引起大家的关注,应“理性看待”。
他表示,一些重要的因素和方向不应忽视,而应特别关注,“比如学生的身心健康、社会情感以及社会责任等等,这些比较隐性的,我认为是更能体现教育价值的地方”。
关于择校,排名、课程、设施和声望等为许多家庭关注,张博士认为,这些客观存在,固然重要,但并不是唯一标准,家长应选择最适合自己孩子的学校、选择让孩子最开心的学校。
他指出,长期来看,真正影响孩子发展的是学校是否具备良好的氛围和教育理念、文化,以及是否真正将学生全面成长放于首位;这包括:尊重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建立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和信任,以及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与专业发展等。
它(学校)有没有强调孩子的发展?这种强调只是写在网站上的一个口号,还是真正体现在它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被老师、被整个学校各类人群能去认可的一个价值观。张弘治博士
他强调学校和家庭沟通的重要性,包括家长和老师彼此的沟通和信任,“比如有一个良好的信任关系,整个教学开展是非常好的,你的孩子也会感觉非常有安全感。”
澳大利亚的学校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公校、天主教学校和独立学校。据统计局今年2月的数据,2024年,共有9653所学校,学生约413.2万;其中约262万名学生(63.4%)就读公校,占比最高;其次是天主教学校,略超82万名学生(19.9%)。
澳大利亚研究所未来工作中心于2023年发布一份关于公校投资的报告指出,教育长期以来被视为影响个人发展机会和社会整体表现的重要因素;公立学校面向所有人,在为不同经济和地理背景的学生提供教育机会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三大类学校受相同的州法规监管,均有优秀学校。
欢迎下载应用程序SBS Audio,订阅Mandarin。您也可以通过YouTube、Apple Podcasts、Spotify等平台随时收听SBS普通话音频内容。请在YouTube、X、Instagram、微博和微信平台关注SBS中文,了解更多澳洲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