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 2023 年,澳洲因服用 ADHD 藥物中毒的人數是 2014 年的四倍。
- 研究人員:大多數中毒都是意外。
- 數據顯示,可樂定(Clonidine)導致中毒和住院人數異常高。
澳洲因服用專注力失調與過度活躍症(ADHD)藥物中毒的人數有所上升。專家警告,這些藥物可能產生「嚴重」副作用,例如呼吸困難和低血壓。
雪梨大學以新州有毒物質信息中心(NSW Poisons Information Centre)提供的全國數據作出研究,顯示在 2023 年至少有 3242 人因服用有關藥物中毒。而在過去十年,逾 8,000 人中毒入院。
根據澳洲健康與福利研究所數據,在2023-2024年度,近 60 萬名患者(平均每位患者8張處方)被開出逾 460 萬張與 ADHD 相關藥物處方。其中絕大多數處方(87%)包括利他能在內的精神興奮劑。
雪梨大學藥學院博士候選人湯普森(Amy Thompson)向本台表示,此類型藥物中毒會導致「呼吸問題、低血壓和頭暈」。
甚麼是藥物中毒?
昆州 Metro South Health 的臨床藥劑師凱爾(Greg Kyle)表示:「當一種藥物效果有別於預期時,就可被視為中毒。」
他指藥物中毒與服用過量藥物並不相同,解釋不是每個人都會對藥物產生相同反應,要確定藥物是否合適,不能單以體重作為指標。
他說:「要根據每個人的不同特徵調整劑量,不能一刀切用藥。」
中毒增加原因為何?
湯普森表示,2013 年至 2020 年間,澳洲被診斷出患有 ADHD 的人數增加了一倍多,這一定程度解釋了為何中毒病例會增加。
但與可樂定相關的中毒病例「比例異常高」。
可樂定是六種常用藥物之一,其他五種分別為atomoxetine(原托西汀)、dexamphetamine(右旋安非他命)、guanfacine(官法新)、lisdexamfetamine(利絲安非他命) 以及 methylphenidate(利他林,Ritalin 的學名)。
其中與可樂定和利他林有關的中毒事件最多,分別有 35%。
湯普森認為其中一個問題在於有時醫生會開四份之一或半片藥,難以準確給藥。
她亦指也可能是因為家長之間溝通不足,重覆給藥。
呼籲改善劑量
雖然未清楚服用可樂定的中毒個案為何更高,但凱爾表示可能很藥片小有關。
他說:「劑量非常非常小,藥片亦很小,所以服用比較困難。」
他指目前藥品福利計劃中沒有可樂定複方製劑,無法更精確地控制有關劑量。
可樂定最初用以緩解高血壓,現在除了用作 ADHD,亦會用作治療偏頭痛。
凱爾建議業界應探討有沒有其他替代藥物。
如果懷疑有人服用藥物後出現不良反應,請致電有毒物質信息中心 13 11 26。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