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事(5月9日)

聯邦政府今晚(5月9日)公佈財政預算案,預計庫房會有接近40億元盈餘。

FEDERAL BUDGET 2023

財長查默斯今晚(5月9日)公佈新財案。 Source: AAP / LUKAS COCH/AAPIMAGE

新財案今晚公佈料本年度盈餘近40億

聯邦政府今晚(5月9日)公佈財政預算案,預計庫房會有接近40億元盈餘。

如果在今個財政年度結束時真的有盈餘,便將會是聯邦政府15年來首次出現盈餘。

在截至2025/2026財政年度的四年內,預算案中的財務結果預計將增加超過 1430 億元。

在預算案中,將會有550萬戶家庭和 100 萬間小企業,獲得高達 500元的電費減免

政府亦推動改變處方藥物補貼,每年最多可為大家節省 180元,並會擴大單親父母的福利。

但財長查默斯 (Jim Chalmers)指,政府同時正在限制開支,以避免加劇通貨膨脹。

聯邦在野兩黨聯盟擔憂政府大灑金錢推高通脹

聯邦在野兩黨聯盟就駁斥財長查默斯指,政府會緊縮開支以免加劇通貨膨脹的說法。

聯邦政府正計劃撥款 146 億元,協助澳洲人應對生活開支的壓力。

不過政府亦承認必須小心,因為過多的開支可能會推高通脹,這亦是造成生活開支壓力的主要原因。

影子財長泰勒(Angus Taylor)表示,著名經濟學家同意他的觀點。

泰勒說:「目前政府所說的是巫毒經濟學,我們聽到多位經濟學家,包括漢密爾頓、理查森等都說這是腐爛的說法。我的意思是,政府大灑金錢推高了通脹,就這麼簡單,而財長查默斯和總理正在表現出他們完全缺乏經驗。」

泰勒亦表示,預算案必須對所有澳洲人一致。

他指責政府,將在預算中受惠的人和未能受惠的人之間製造矛盾。

綠黨批工黨政府在錯誤地方花太多錢

綠黨指責政府在今晚公佈的聯邦財案中,在錯誤的地方花太多錢。 

綠黨參議員麥金(Nick McKim)表示,政府在澳英美三國 AUKUS 防禦聯盟和協助房地產投資者等方面支出過多,但就無花足夠錢幫助弱勢澳洲人。 

他說,工黨與以前的兩黨聯盟邦政府的財案相比,並無太大的不同。 

麥金表示,查默斯與工黨優先考慮,是實現財政盈餘,而不是實際做他們需要做的事, 就是幫助那些在生活開支、租金和實際工資以最快速度下降的情況下掙扎的民眾。這個基本上是與過去十年一樣,只是查默斯於其中加一些甜頭。

澳航入禀高院冀推翻外判工作違法裁定

澳航將於今天(5月9日)向高等法院提出法律挑戰,試圖推翻早前裁定他們將部分工作外判是違法。

澳航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間,將1,600名員工的工作,包括行李搬運工、清潔工和地勤人員外判。

運輸工人工會就澳航這樣做向法院提出訴訟。

聯邦法院兩次裁決認為,外判工作是違反《公平工作法》,因為澳航試圖避開企業議價權。

澳航將在高等法院提出上訴,理據是指澳航不可能侵犯受影響員工的工作場所權利,因為他們在作出外判決定時,無權採取受保護的工業行動。

維州警務處長隊歧視向原住民道歉

維州警務處長帕頓(Shane Patton),就他們過去對待維州原住民的不當做法,誠懇地道歉。

自 1991 年皇家委員會調查原住民在押期間死亡事件以來,並根據維州Yoorrook公正委員會 (Yoorrook Justice Commission) 提供的證據顯示,共有33名維州原住民在押期間死亡。

帕頓表示,他相信警隊並非有意識地有種族歧視,但體制問題令澳洲原住民成為被歧視對象,為此向原住民致歉。

帕頓說:「我現在了解到,雖然我們已經做了很多工作,來改進我們的政策和做法,但我們需要的亦未足夠,我們需要進行改革、有迫切需要、有效,並且需要有目的地完成。」
 

希金斯指稱被強姦調查首位證人作供

一項針對前自由黨職員希金斯(Brittany Higgins)提出的強姦指控成立的獨立調查委員會,聽取了首位證人供詞。

首都領地的刑事檢控專員德魯戈爾德(Shane Drumgold)指他需要更明確地警告記者威爾金森(Lisa Wilkinson),不要發表演講,因為演講後來導致涉案的前自由黨職員萊爾曼(Bruce Lehrmann)的審判被推遲。

德魯戈爾德被問及與威爾金森的預審會議時指,威爾金森向他表示,她在 2021 年與希金斯指稱被強姦一事進行訪問,獲提名 澳洲電視最高榮譽Logies 獎。

威爾金森獲獎後並發表演講,引起媒體對該案件的強烈報道,導致訴訟程序被推遲,以確保萊爾曼獲得公平審判的權利。

萊爾曼一直指他是清白,有關審判因為不同的原因而被放棄,調查結果亦沒有對他造成不利。

新報告:兒童遭虐待忽視影響健康早死

一份最新的報告發現,虐待和忽視兒童可能會導政他們健康狀況不良和提早死亡,將令國家付出沉重代價。

發表報告的南澳大學教授西格爾(Leonie Segal)呼籲社會要重新思考臨床醫生,如何對待他們所照顧的人。

她指,考慮到可能導致他們逃離家園的創傷性環境,因此移民和難民社區尤其容易受到影響。

北領地新財案撥3900 萬打擊犯罪

北領地社區對日益加劇的暴力事件感到擔憂,預算案中將公佈一項涉及3900 萬元的打擊犯罪計劃。

上星期,一名23歲的青年在入屋盜竊後死亡,重新引發了社區對犯罪率上升的擔憂,當地政府因而宣佈撥款數百萬元,用作監護和監獄項目的替代方案,並包括解決社區犯罪的計劃。

加拿大冀加入澳英美安全聯盟

據加拿大《環球郵報》報道,指加拿大希望加入澳英美三國AUKUS在非核武部分嘅防禦聯盟。 

加拿大國防部長阿南德 (Anita Anand) 在渥太華與波蘭國防部長一齊出席記者會時,對加拿大有線電視公共事務台CPAC(Cable Public Affairs Channel)表示,加拿大有興趣與澳英美三國及五眼聯盟其他成員國進一步合作。

阿南德表示,加拿大非常有興趣在先進技術、創新、人工智能和量子技術方面等領域繼續與他們的盟友合作,包括澳洲。而加拿大將繼續推進自身在這幾方面的能力,以及與五眼聯盟的關係。 

五眼聯盟包括澳洲、加拿大、新西蘭、美國和英國。

俄羅斯衛國戰爭勝利日前夕增強攻擊烏克蘭

俄羅斯在慶祝戰勝納粹德國的「衛國戰爭勝利日」前夕,增強對烏克蘭多地發動自殺式無人機和導彈空襲。 

烏克蘭官員表示,俄羅斯向烏克蘭發射了 60 架由伊朗製造的無人機,其中 36架向首都基輔發射,但都被他們擊落。 

不過,基輔市市長表示,部份無人機碎片擊中民居,造成至少五人受傷。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Volodymyr Zelenskyy) 表示,烏克蘭正為世界提供抵禦侵略的榜樣。 

澤連斯基 表示,烏克蘭人在抵禦俄羅斯侵略方面的成功,絕對是為抵抗其他侵略提供了答案。全世界都見到一個自由嘅國家是有能力對抗侵略者而捍衛自由。他又說,如果烏克蘭能做到,其他國家只要像其他自由國家一樣大膽、準確和團結一致的話,他們亦能夠做到。他又感謝烏克蘭每一位戰士以及提供有效的武器幫助他們的伙伴。

中國外長秦剛見美駐華大使 促穩定兩國關係

中國外長秦剛在北京會見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秦剛對伯恩斯表示,自去年11月兩國領導人會面後,美方一系列錯誤言行,令中美關係陷入「寒冰」,當務之急是穩定中美關係,避免螺旋式下滑。 

他又向伯恩斯強調,中國認為美國必須糾正他們對台爭議的處理方式,停止繼續掏空一個中國原則,以及停止支持縱容「台獨」分裂勢力。 

但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帕特爾(Vedant Patel)表示,美國對台政策並無改變。 

帕特爾表示,伯恩斯私下向對方傳達的訊息係,中國應該見到他個人、國務卿及其他人在所有地方公開講話時,都是對一個中國的政策並無改變。 而有關政策,是根據四十多年的《台灣關係法》所引導的方針為依歸。

印度翻船意外至少22死

在印度南部,一艘雙層遊船傾覆,造成至少 22 人死亡。 

該艘由漁船改裝的遊船於事發時懷疑超載,不少乘客於遊船傾覆時紛紛跳水,並嘗試游到安全的地方。

救援人員於星期一當發現最後一名失踪的 8 歲男童在醫院後便取消搜救行動。 

塞爾維亞民眾遊行抗議發生大規模槍擊案

在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及多個城市,有數以萬計的人遊行,抗議當地最近發生的兩宗大規模槍擊事件。 

示威者要求政府要加強保安,禁止在電視上播放暴力內容,並要求一些主要的政府部長辭職。其中一名示威者 尼科利(Svetomir Nikoli )表示,大規模槍擊事件不能夠被視為正常。

尼科利說,大家對改變類似的情況同防止同類型的事件發生已經失去希望。但他們忘記了這些悲劇並不是一定會發生,而社會是有能力恢復正常。] 

上星期,一名男學生帶著兩支手槍到學校射殺了六名學生、一名教師同一名保安人員,另外,亦導致六名學生及另一名教師受傷。

之後一日,一名 21歲男子槍殺了8人,同導致14 人受傷。 

塞爾維亞因為於1990 年代發生的戰事, 令許多人擁有一些軍用級的武器。

體育消息

澳洲單車手馬修斯(Michael Matthews)在「環意單車賽」 的第三站賽事中勝出。 

馬修斯在該項長216 公里、由意大利南部的城市Vasto 到 Melfi的賽段中,於最後一個彎道與丹麥單車手佩德森( Mads Petersen )叮噹馬頭,之後在直路上終於領先。 

今次是馬修斯自 2015 年以來在該項賽事中獲勝。 

他表示,要多謝他的團隊幫他贏得今站賽事。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MeWe 專頁Twitter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Published

By Selina Kong, Timothy Wu
Source: SBS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