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手機收到短訊難辨真假,不確定是來自真正的機構,還是犯罪分子企圖竊取個人資料或金錢。
澳洲最大銀行推出人工智能(AI)詐騙檢測工具及一項全新的應用程式內保安功能,希望打擊日漸增加的銀行詐騙案件。
聯邦銀行(Commonwealth Bank)一直有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銀行指技術已成為防詐騙的重要前線技術,並已在客服部門推行。
銀行發布一款人工智能詐騙檢查工具Scam Checker,是澳洲首創,用戶可以將可疑訊息的截圖發送至Truyu 手機應用程式,檢查並了解如何應對。
Truyu 是由聯邦銀行支援的應用程式,當用戶的姓名、出生日期、駕照或護照資料在60%的澳洲商家網站上被使用時,會向用戶發出提醒。
用戶可透過應用程式確認這些資料的使用是否真實或屬詐騙行為。
現在,聯邦銀行客戶只需將可疑短訊截圖上傳至應用程式,便可使用 Scam Checker 工具檢測短訊是否詐騙。
Truyu 董事總經理梅Melanie Hayden表示,人工智能與人工介入必須協同運作,才能有效阻止詐騙者。
她強調,人工智能不能取代人的判斷。當人工智能工具輔助人作出充份考慮的決定時,防詐騙效果最佳。
她指「Scam Checker 的設計目的是讓客戶在採取行動前先停下來評估短訊——讓他們有洞察力,而不是取代他們在保護自身安全中的角色。」
她又指「當你將可疑短訊上傳至詐騙檢查工具時,不僅是在保護自己,也在幫助保護他人,因為你提供寶貴資訊,可以用來幫助他們防範詐騙。」
聯邦銀行反詐騙事務總經理James Roberts則表示,銀行明白人工智能 不是「萬能解決方案」,因此也在投資人力,真正打擊詐騙。
他指「人工監督、負責任的設計,以及客戶意識,都是讓 人工智能發揮良好效果並值得信賴的重要因素」。
Truyu 由聯邦銀行創投部門 x15ventures 建立,已幫助成千上萬人,在其身份被大型商戶使用時,接近即時發出提醒。
它還能在用戶個人資料於資料外洩事件中曝光時發出警示。
詐騙檢查工具結合生成式人工智能和聯邦銀行的詐騙情報,深入分析任何用戶提供的訊息。
工具能在數秒內掃描訊息內容及其附帶的連結,判斷用戶是否應該回覆。
此外,銀行還在應用程式中推出了一項新的安全措施,要求客戶即時驗證信用卡交易。
這將容許用戶在應用程式中於交易授權前完成驗證,而無需使用一次性驗證碼。
James Roberts表示,此措施目的是阻止詐騙者利用假短訊冒充合法商家。
聯邦銀行客戶將需要登入銀行應用程式來批准交易。
他指,這樣能在應用程式內提供比短訊更清晰的指引和警告,目標是結合人類辨識與機器智能,打造更安全的銀行體驗。
應用程式內驗證功能預計本月稍後時間在聯邦銀行的手機應用程式上推出。
聯邦銀行表示,過去一個財政年度已投資9億元,用於打擊詐騙、金融犯罪及網絡威脅。
2024 年上半年,共有近 58,000 條詐騙短訊被上報,其中電話詐騙造成的損失金額最高。
截至2025年,目前已報告超過11,700條可疑簡訊,造成約950萬元的損失。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X 專頁、Instagram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