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on Dean,一名並非專業創作者的 YouTube 用戶,七年前最後一次上載影片主題是 3D 打印機,原本頻道並未受到大眾關注。
直至上周,他無意間揭露了一宗自己親身經歷的禮品卡詐騙事件,在 YouTube 上發布影片,短短數天吸引近 21 萬觀看,更引起主流媒體關注,讓涉事公司作出回應。
他在接受SBS 廣東話訪問時表示,自己在 7 月中於超市購買了一張 TCN(The Card Network)禮品卡,但當晚即發現卡內金額遭盜用。其後他致電客服並嘗試追回損失,整個過程歷時近一個月,需要提交身份證明、卡片與收據照片、警察報案紀錄,以及由太平紳士(JP)見證的法定聲明(Statutory Declaration)。
他表示從買卡起到客服正式回覆要提供哪些文件,中間相隔近一個月,形容機構「設置很多障礙,才讓他有機會取回自己的錢。」
他向本台表示:「即使是以英文為母語、在澳洲土生土長的人,一連串手續都非常複雜,」「對非英語背景人士而言,這會更困難。」
當中其中一道門檻,就是要進行法定聲明宣誓。他指出,雖然不確定是否可以使用自己的語言來進行這項程序,但他認為這無疑進一步增加了追討公義與資金的難度。
「你要填寫正式文件、預約並在太平紳士面前親身宣誓。對於語言不通的人來說,簡直是另一座高牆。」
Simon 本身擁有電腦科學背景,為了釐清漏洞,他撰寫簡單程式模擬破解 PIN 碼,發現系統極易被入侵。他質疑相關公司是否有足夠保障用戶資金安全,並指出:「如果我沒在網上公開事件,或許根本不會有人理會。」
不過,他亦補充說,在 Youtube 平台曝光事件後,TCN 似乎已有所行動。
他指出:「有問題的頁面現時已經關閉,網站也經過更新,我相信他們正在處理問題。」
他表示根據他的觀察,現在看起來應該比較安全了。但「需要多測試才能完全確定,但一開始,它們完全沒有把安全當一回事。 」
事實上,這類禮品卡詐騙並非首次在華人社區出現。不少中文社交媒體平台早有用戶反映類似問題,部份甚至未能成功追回金額。

中文社交媒體小紅書,用戶分享禮品卡詐騙經歷。 Credit: 小紅書
他表示因為他的影片是英文,被九號台、時代報及 SBS 等報道,才「真正引起」公司的注意,逼使公司修補漏洞。
這揭示了主流企業與服務機構,對多元文化社區的語言支援與回應渠道仍然不足。
零售商方面,Simon 認為主要問題不在零售商。他指 Woolworth 已加強保安措施,例如要求顧客當場刮開 PIN,或在禮品卡架旁安排專人看守,但認為超市可以做更多。
他建議「或許應考慮把禮品卡移至櫃枱管理,杜絕不法之徒可以偷拍到禮品卡編號的機會,並提供多語言的警告與指引,讓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顧客能真正保障自己權益。」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