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巴尼斯政府在2025年批准4,000公頃無尾熊棲息地被發展,相當於四個雪梨機場的面積,創下歷來聯邦政府容許清除瀕危有袋動物棲息地的最高紀錄。
數據來自澳洲保育基金會(Australian Conservation Foundation)的一份新報告,報告還指出,因《環境保護與生物多樣性保育法》(EPBC法)的漏洞,另有230萬公頃樹熊棲息地在未經批准的情況下被清除。
澳洲保育基金會自然運動發言人魯瑟斯(Darcie Carruthers)表示「自2012年樹熊被列為瀕臨滅絕的物種以來,樹熊本應受到保護不受傷害,然而事實凸顯現行法律徹底未能留住樹木,未能阻止樹熊進一步減少。」
樹熊於2022年正式被列為瀕危物種,而持續的棲息地喪失正是其數量減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棲息地清除的範圍
根據報告,樹熊的棲息地獲准清除的面積比任何其他受威脅物種都多,自2011年以來,已有近38,000公頃的棲息地被批准清除。
農業是棲息地消失的主要推動力,其次是天然森林砍伐和批准煤礦開採。
報告指出,只是昆州鮑恩盆地( Bowen Basin)的「伏爾甘南煤礦」(Vulcan South Coal Mine)一個項目,就獲准清除1,166公頃的樹熊棲息地,佔在2025年獲准清除的樹熊棲息地的30%。
另一份2024年的報告發現,昆州與新州的土地清除,每天導致三隻樹熊死亡,每年有多達1億隻本土動物因土地清除而被迫遷移、受傷或死亡。
迪肯大學(Deakin University)副教授惠森(Desley Whisson)表示,阻止棲息地破壞對於防止絕種很重要。
他說「我們知道棲息地喪失是樹熊減少的主要原因,但森林砍伐卻依然未受控制地持續進行。」
「阻止無尾熊滅絕並不複雜。我們需要透過加強國家法律來制止森林砍伐。」

環境部長環境部長懷特(Murray Watt)在今年6月提前展開對《環境保護與生物多樣性保育法》的審查,並稱保育法「極有問題」。 Source: AAP / Mick Tsikas
懷特當時表示「這些改革對我們的環境和企業都很重要。」
「事實很簡單:若不徹底改革這些法律,我們就無法實現國家優先事項,例如提供更多住房、推動可再生能源,當然還有保護環境。」
查爾斯史都華大學(Charles Sturt University)客席教授艾許曼博士(Dr Kita Ashman)表示,改革應該移除法律中的漏洞,例如《區域森林協議》(Regional Forests Agreement , RFAs)。
目前,全國共有10個涵蓋商業林業區的《區域森林協議》,其下進行的伐木不需要獲得環境部長批准。
艾許曼表示「在《環境保護與生物多樣性保育法》下運作的《區域森林協議》,實際上成為像伐木這類破壞性行為的後門,使其幾乎不受審查就能繼續。」
「如果我們移除這一漏洞,將確保氣候庇護區和對物種生存很重要的棲息地能保持完整。」
艾巴尼斯政府於2022年承諾,將不會有新的澳洲野生動物物種滅絕,並將樹熊列為優先保護物種,以避免樹熊進一步減少。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X 專頁、Instagram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