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日前生產力委員會日前發佈報告提出,應鼓勵全國各州的教育工作者利用人工智能減輕許多教師面臨的「行政負擔」。
報告探討如何在澳洲的學校系統中引入全國統一的人工智能應用,以減少工作所耗費的時間。
在2023 年,同一份報告指全職教師平均每星期花約15小時備課和批改作業。
今年,報告發現,生成式人工智能和教育科技(edtech)可以將教師的精力重新投入到學生身上,特別是對生活在弱勢地區的學生更有幫助。
報告指出,人工智能還可用來改造學習教材,將以城市為主的學習計劃,根據學生能力調整為符合當地或地區背景的版本。
報告指「如果適當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和其他技術,對於幫助落後的學生、和挑戰領先的學生,都有巨大潛力」,「我們建議採取全國性的策略去應用先進教育科技」。
有一項試驗發現,人工智能每星期能為教師節省 9.5 小時的行政工作時間。
澳洲各州和領地對 人工智能的應用情況不同。
南澳、新州和昆州已在公立學校試用供教師和學生使用的聊天機器人工具;西澳仍在開發相關工具;維州僅向教師提供 人工智能使用指引;塔州及其他領地則仍未容許學校使用人工智能。
報告補充「各司法管轄區在 GenAI 推進上的共同特點,突顯加強協調的必要性」,「並非所有地方的進展速度一致」,「對教師和學生有效的工具,不應因學校所在的州或領地而有所限制。」
澳州教育工會(Australian Education Union)表示,業界需要的是大幅減少教師的工作量,而不是將工作轉給人工智能。
工會呼籲採取「真正的行動來結束教師短缺問題」。
美國科技巨頭微軟同澳洲未來技能理事會聯合推出一年試點計劃,本地三萬多名教師將會接受使用人工智能科技培訓。
此兩個機構今日會聯同13個工商界同教育界機構在坎培拉公佈計畫,計劃目的推廣人工智能科技應用。
日前生產力委員會建議學校教師同學生採用 人工智能科技,委員會又將人工智能應用列為今年優先項目之一。
預計在下星期揭幕聯邦政府的經濟改革圓桌會議上,人工智能科技亦是主要焦點之一。
澳洲未來技能理事會的試點計劃名為「人工智能技能加速器」(Skills Accelerator AI),參與計劃的機構包括昆州與南澳的 TAFE、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聯邦銀行(Commonwealth Bank)、新州商會(Business NSW)及國家人工智能中心(National AI Centre)。
根據科技委員會(Tech Council)的預測,人工智能到 2030 年每年可為澳洲經濟增加 1,150 億元。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X 專頁、Instagram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