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事(12月29日)

聯邦政府已批准美國引渡一名前美軍機師的要求。

Photographer Shoots Upside Down To Capture Impressive Aircraft Images

澳洲政府批准引渡前美國戰鬥機飛行員杜根 Source: AAP / Staff Sgt. Alexander Cook/USAF/C/Cover Images

澳洲將引渡美軍機師回美

聯邦政府已批准美國引渡一名前美軍機師的要求。

曾在中國工作的前美軍機師兼飛行教練達根(Daniel Duggan),今年10月在新州被聯邦警察應美方要求拘捕。

美國政府指其向中國洩漏美軍機密,但他予以否認。

美方已起訴他洗錢和違反武器出口法例,並正式向澳洲提出引渡。律政部長載夫斯已表示同意。

明年將舉行原住民之聲公投

總理艾巴尼斯已正式宣佈,會在明年這個時候舉行原住民國會之聲入憲公投。

他昨日在布里斯本舉行的Woodford Folk Festival音樂節上作出上述承諾,並表示這個應該成為凝聚全體國民的時刻。

艾巴尼斯說,此舉是真正實現全國團結和和解的包容性時刻,他會尊重所有人在公投中表達自己意見的權利,但他建議澳洲人考慮來自原住民慷慨大方的請求。

原住民事務部長貝妮也在音樂節上表示,有信心澳洲人會投下贊成一票,從而在法律上給予原住民更公平的待遇。

原住民之聲將確保當局在制定影響原住民的政策前,包括教育、醫療、住房和司法問題等,諮詢他們的意見。

社交平台 Twitter 4億用戶數據疑被盜取

一名黑客聲稱盜取了社交平台Twitter超過4億名用戶的數據,勒索該公司30萬元,否則會將資訊出售。

在一個黑客論壇上發佈的內容顯示,前澳洲總理莫理遜和前美國總統特朗普都在受害人之列。其中,莫理遜的國會電郵地址、社交平台帳號和電話號碼都被洩露。

烏總統稱烏克蘭成為「全球領袖」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聲稱,在俄羅斯入侵下,烏克蘭成為了「全球領袖」。

澤連斯基在因戰爭而閉門舉行的年度演講中聲表示,烏克蘭對克里姆林宮的軍事防禦,重新燃點起全球的樂觀情緒。

澤連斯基說,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不再關心俄羅斯是否會聽到他們的聲音。現在世界真正感興趣的是烏克蘭會怎樣,烏克蘭能夠為歐洲和世界帶來什麼。

他又說,現在是開始就烏克蘭加入歐盟的問題,進行商討的時候。

自俄羅斯 2 月起入侵烏克蘭後,已有近 18,000 名烏克蘭平民喪生。

法國重申對烏支持

法國國防部長勒科爾努在訪問基輔期間,重申法國對烏克蘭的堅定支持。

勒科爾努會見了烏克蘭國防部長雷茲尼科夫(Oleksiy Reznikov) 和軍隊官員,討論烏克蘭部隊優先需要哪些軍備,勒科爾努強調,法國將繼續在軍事上協助烏克蘭。

勒科爾努說,幫助烏克蘭的第二種方式就是通過歐洲和平機制。它是一種工具,讓大家可以作為歐洲人一樣行事。它允許各國以各種手段來幫助烏克蘭。幫助烏克蘭的第三種方式就是成立一項基金,議員已通過將基金增加至 2 億歐元,容許烏克蘭向法國工業界直接購買材料。

烏克蘭婦產醫院被炸

烏克蘭赫爾松市一家婦產醫院遭到俄羅斯軍隊轟炸。

烏克蘭武裝部隊昨晚表示,俄軍對赫爾松市加強迫擊砲和大砲攻擊,在 24 小時內向平民目標發射了 33 枚火箭彈。

襲擊迫使數百名平民逃離該市,據烏克蘭總統辦公室聲稱,星期二晚赫爾松市一家醫院的婦產科遭到俄軍砲擊,幸好工作人員和病人都已被轉移到避難所,故此沒有人受傷。

俄軍在上月被迫撤出赫爾松市,但就在第聶伯河東岸不停砲轟該市。

澳洲退役軍人在俄烏戰爭間戰死

一名澳洲退役軍人在參與烏克蘭志願軍期間戰死。

外交部證實,維州男子奧唐諾(Sage O'Donnell)在臨近聖誕節時在烏克蘭捐軀,當局已為其家人提供領事援助。

他的母親在社交網站表示,收到消息後感到「崩潰」,但形容兒子的犧牲是「捍衛烏克蘭人民的自由」。

奧唐諾是在俄烏戰爭中死亡的第四名澳洲人。

再有人在聖誕假期期間遇溺亡

在聖誕假期期間溺水身亡的人數增加至11人。

一名40幾歲男子昨日在黃金海岸的滑浪者天堂海灘遇溺,救援人員到場施救回天乏術。

維州中部小鎮Nagambie一名5歲女童,星期二下午在湖水中失蹤,家人之後發現她的遺體。

新州衝浪拯溺協會會長沙利斯表示,這些悲劇向澳洲人傳遞了重要訊息。

沙利斯表示,這些訊息是要告知公眾,任何近水的地方都要確保了解自己在這個環境中可以控制的能力。他警告,如果不確定自己能否掌控這個環境,那就不要進入這個環境。

同一海灘再有兒童被水母螫傷送院

再有一名在海灘遊玩的兒童因為被水母螫傷而送醫。

繼本周二有三姊妹在昆州費沙島(Fraser Island)的Wathumba海灘懷疑被伊魯康吉水母(Irukandji jellyfish)螫傷後,昨日再有一名兒童,在同一個海灘受傷,同樣被飛機送往Hervey基地醫院。

伊魯康吉水母是世界上毒性最強的水母品種之一,而只有大約直徑兩厘米的體型令牠們在水中很難被發現。

西澳車禍中 5童女童救出弟弟

西澳一個5歲女童,在車禍中救了她的弟弟一命。

這個家庭在聖誕節當日駕車返回Kondinin家中期間出車禍,兩夫婦當場身亡,留下三名分別為5歲、2歲和2個月大的子女。

車輛在叢林翻側,他們一度被困。醫生表示,如果不是最大的姐姐將弟弟從車中拉出來,可能已經失救。

三名兒童在野外55個小時後,終於被發現,用直升機送往珀斯兒童醫院後情況穩定。

緊急服務呼籲民眾避免使用非法煙花

維州當局預計,臨近新年會有更多因為玩煙花而導致受傷和火災的個案。

緊急服務部門呼籲民眾避免使用非法煙花,以防出現燒傷、財務燒毀的情況,甚或兩者同時發生。

根據蒙納殊大學對維州人的受傷情況調查,在2021-22年度有17人因為煙花而被送入急症室。

工作安全局提醒,根據危險品法例,煙花屬於爆炸物,除了持牌的煙花技術人員之外,持有或使用煙花在維州都是非法行為,會被罰款和監禁。

西澳原住民在囚期間死亡

西澳一名原住民在囚人員,在體育鍛鍊期間死亡。

司法部門表示,該名在鄉鎮地區監獄服刑的45歲男子,星期二下午在打籃球時突然倒地,懲教人員和醫護人員馬上提供急救,但他當場身亡。

當局一天前剛剛發佈了另一名原住民囚犯,在珀斯附近一個監獄中病發的死訊

前教宗本篤十六世病重

教宗方濟各透露,前教宗本篤十六世病重,呼籲信徒為他祈禱。

教宗是在星期三於聖伯多祿廣場向信徒講話結束前,作出以上的呼籲。

教宗希望大家為本篤十六世祈禱,因為他默默的支持教會。他又請大家記念他病重,求上主安慰和保守他愛教會的見證,直到生命最後一刻。

梵蒂岡教廷其後發表一份聲明,指本篤十六世的健康突然惡化,但有醫護看顧下,目前處於病情受控的階段。

95歲的本篤十六世,在2005年4月就任,到2013年2月宣布退任,是近600年來首位主動退任的教宗。他卸任後一直住在梵蒂岡的修道院。

南韓國防部增加預算抵禦北韓無人機

南韓國防部計劃在未來五年內花費 6億5千1百萬澳元,加強抵禦北韓的無人機。

北韓的無人機自 2017 年以來首次闖入南韓領空後,南韓當局隨即將計劃納入中期防禦藍圖。

國防部表示,這筆經費將用於四個加強反制無人機戰力的項目,包括干擾器及用於摧毀無人機的激光。有關藍圖亦包括在軍中增設一支無人機部隊,部署隱形無人機及增強偵察能力。

香港今起放寬防疫措施

香港特區政府今日起放寬一系列防疫措施,包括取消疫苗通行證、所有社交距離措施、入境核酸檢測,以及不再界定密切接觸者等,但就繼續保留口罩令。

由今日起,海外、內地、澳門及台灣抵港人士毋須在抵埗當日及第2日接受核酸檢測,亦毋須強制填寫電子健康申報表;不過,港府就建議抵港人士每天進行快速抗原測試至抵港後第五天。

所有前去香港的人士需要在航班預定起飛時間或預定抵港時間前24小時內,進行快速抗原測試、或於48小時內進行核酸檢測,並在取得陰性結果後才可以進入香港。相關人士應在取得檢測結果後,保存載有結果的照片或檢測報告90日,以備政府人員查核檢測結果,他們亦可選擇透過香港衞生署電子健康申報表,自願申報結果。

美國要求中國入境旅客檢測

美國繼多個國家後,要求中國入境旅客接受檢測。

美國衛生部的聲明指,由下月五號起,所有兩歲及以上,從中國內地、香港及澳門乘坐飛機去美國的乘客在出發前必須持有兩天內的檢測陰性證明,如出發前十日檢測陽性的乘客,可以出示康復證明文件代替。這項新要求適用於直航航班或經第三地轉機到美國的旅客。

聲明又指,將繼續監察情況,並在必要時調整措施。

與此同時,意大利當局由兩班來自中國的航班中,發現超過一半的乘客感染新冠病毒,決定要求所有從中國入境的旅客強制檢測,成為首個採取同類措施的歐洲國家。該兩班機分別從北京及上海前往米蘭,其中一班的62名乘客中有35人呈陽性,另一班的120名乘客中有62人是陽性,大部份患者都無病徵 。

意大利衛生部說,正對有關測試進行排序,如果發現新的變種病毒,可能會對來自中國的旅客實施更嚴格限制。衛生部長已經去信歐盟,希望成員國採取同類措施,就檢測安排達成協議。

體育消息

板球系列賽,澳洲同南非昨日進行第三日賽事後,澳洲隊正處於領先位置。雖然昨日的賽事因雨勢提前結束,但澳洲隊就取得 575分 ,較南非領先 386分。

另外,82歲的球王比利在巴西的醫院留醫近一個月,暫時未見好轉跡象。多名家人在醫院陪伴,他其中一名女兒在社交網站表示,與其他家庭成員正經歷悲傷和絕望的時刻。 比利去年9月切除結腸腫瘤,由於癌症惡化,影響到心臟及腎臟,在上月底入院。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MeWe 專頁Twitter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

分享

Published

By Koma Cheng, Tracy Lo, Elsa Tsang
Source: SBS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今日大事(12月29日)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