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沙龍】中醫眼中的養生

5月31日SBS普通話節目在Facebook上推出網絡直播節目《中醫沙龍》。本欄目在每月的第二和第四個週四下午播出。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t Tongrentang, the oldest shop in the Qianmnen district in south Beijing, 13 February 2006. Source: AAP, EPA

5月31日SBS普通話節目在Facebook上推出網絡直播節目《中醫沙龍》。介紹有關中醫的基礎知識和文化淵源,以及一些養生的小常識。 第一期《中醫沙龍》——中醫眼中的養生在臉書Facebook上進行了直播。

本期嘉賓為悉尼註冊中醫師張陽先生。

張陽中醫師曾就讀於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在悉尼中醫學院獲得中草藥和針灸學士學位。於2017年在悉尼科技大學的中醫講課(湯劑治胃痛)獲得好評,他曾擔任澳洲傳統中醫學會秘書長,現為澳大利亞中醫藥學會CMASA監事。

他師從父親張天教授,用西醫知識幫助病人解釋病情,用中草藥和針灸治療疾病。張天教授曾工作於上海曙光醫院任主任醫生,後在上海岳陽醫院做院長,是中國著名的國家認可的名老中醫。

中醫眼中的養生

對於日常養生,張陽醫師給出了四點建議:

  • 精神愉悅,心平氣和
培養良好的精神情操,可以避免許多精神疾病和身體疾病。生活態度要積極,生活要有追求。一份固定的工作,無論賺多賺少,有利正常的生活起居和精神支柱。當然,平時看書、畫畫、聽音樂、寫書法等等養生方法均可以改善精神面貌。

  • 適當鍛煉身體
每天走路是每個人可以做到的且必須做的運動。像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廣場舞、瑜伽、廣播體操等慢的運動是大多數人可以做的,尤其是年長的老人。男性可做各種運動,大隨年齡上升,劇烈度要下降,尤以55歲以後不主張劇烈運動。女性可有也可無劇烈運動,須視自身狀況而定,我個人不主張女性太過劇烈的運動,尤其不要在生理期時。鍛煉運動須以個人狀態、健康程度來決定每天的運動強度和運動時段。鍛煉身體要因人群而宜,不同人群的養生鍛煉方法是不一樣的。

  • 良好生活起居(對年輕人很重要)
養成良好的生活起居:保證每日七八小時睡寐,三餐定時定量,每日至少一次大便。適當修訂作息時間,辦事不要匆忙,不要趕時間。

  • 避免外邪侵入
適應外界自然環境的變化,避免外邪的侵襲。

張陽醫師提醒,養生方法有些是固定的,有些是因人而異的,但自身的感受很重要,不要人云亦云,要辯證地看待事物的兩面性,要做到適度和適量。

如果您希望諮詢中醫相關的問題歡迎在Facebook上搜索《中醫沙龍》欄目,在下面留言,我們會酌情選取問題為您解答。

聲明:《中醫沙龍》欄目為知識文化節目,努力提供正確可信的健康知識,但本欄目無法取代專業醫生的診斷及建議。病人的年齡、性別、病史等情況各異,如有任何疾病請由專業醫療人員進行正確的診斷與醫療並提出具體方案及處方。本欄目不承擔醫療或法律責任。


分享

Published

Updated

By Dong Xing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中醫沙龍】中醫眼中的養生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