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斯特(Tricia Lester)是於五十年在州政府未經她同意底下,將她剛出生的兒子強行帶走並被他人收養,而至今,她仍然活在悲傷和深深的失落感之中。
萊斯特女士於1972 年在墨爾本誕下她唯一的孩子時,年僅 18 歲和未婚,當時的州政府認為,這是其殘酷的強迫收養政策下一個合理的做法。
她亦是維州內數以千計受此計劃影響的其中一名母親,而有報道指,當時有些母親是在被脅迫和被下藥的情況下將她們的嬰孩帶走的受害者。
萊斯特女士對澳聯社(AAP)表示:『你雖然難以生活, 但日子總要過,不過,我仍在對自己的價值、身份和巨大的失落感有掙扎。』
『我本來以為 50 年後我會停止哭泣,但我現在仍有哭泣的日子。』
現年 70 歲的萊斯特女士儘管在20年前與她唯一的孩子重新聯繫並接受了多年的輔導,但她仍然被痛苦和遺憾所困擾。
今天是維州政府公開向被迫收養受害者道歉的十周年。
州長安德魯斯在今年較早前曾經承諾以 400 萬元的補償方式向受害人提供支援,但至今計劃仍未敲定。
該筆撥款將提供危機輔導服務以及提供在出生證明書上包括被收養人的親生父母及其養父母姓名的選項。
同時,亦會設立一個 500,000 元的紓緩困苦基金,向在特殊情況下受強制收養計劃所影響的母親(包括身患絕症的母親)提供酌情支援。
另外 200,000 元將幫助社區團體為申請人提供支援。
萊斯特女士說這並不足夠。
她說:『他們[做得不夠],他們現時要做些東西。』
『我是受這個被強迫收養計劃影響最年輕的母親之一。所以我認為,他們需要加緊為一些像在80歲及以上的母親提供她們需要的幫助。她們是需要公義獲得伸張和被認可。』
政府提出的 400 萬元補償金額,是回應 2021 年議會對維州歷史強制收養的調查,該調查發現強制收養做法在 1958 年和 1984 年很普遍。
數以萬計在此期間分娩的婦女被強行帶走她們的嬰孩並放棄她們的撫養權。
在此期間,至少有 400,000 名嬰孩被收養,其中許多是被強制與生母分離,但在此期間究竟發生了多少強制收養則並不清楚。
維州政府一名發言人表示,州政府將在未來幾個月內與倡導團體、資助服務供應者、母親和其他受影響的家庭成員聯絡,以告知他們有關補償計劃的進展。
維州政府發言人說:『我們承認數十年前歷史上的強迫收養做法對受影響的人士造成巨大的悲痛和創傷,並承認對忍受這些殘忍做法的人士所造成的破壞性影響。』
『我們無法抵銷經已做成的事實,但我們可以認識到所造成的傷害並提供有意義的支援,這也是我們正在做的事情。』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MeWe 專頁、Twitter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