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大意義】14年後的警示:澳洲人是否應忽視地震風險?

 JAPAN FUKUSHIMA EARTHQUAKE TSUNAMI NUCLEAR ACCIDENT

14 年前的 3 月11日,日本發生大地震,繼而引發海嘯。雖然澳洲並不處於地震帶,但是否等同澳洲人能掉以輕心?今集【數字大意義 】,盧婉霞會與大家分享。 Credit: DAI KUROKAWA/EPA/AAP Image

14 年前的 3 月11日,日本發生大地震,繼而引發海嘯。雖然澳洲並不處於地震帶,但是否等同澳洲人能掉以輕心?今集【數字大意義 】,盧婉霞會與大家分享。


收聽更多播客內容

數字大意義

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了歷史上最強的地震之一——東北地方太平洋沖地震,震央位於福島以東的海域,震級達到了9.0級。這場地震不僅導致了大量建築物的倒塌,也引發了海嘯,進一步造成了福島核電廠的事故,最終導致了數萬人死傷,並對日本經濟、社會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在地震多發的地區,如日本和加州,我們可能會認為澳洲似乎是個較為安全的地方。事實上,澳洲位於板塊的內部,並不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所以地震活動相對較少,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完全免於地震威脅。

2015年、2019年,甚至2021年,澳洲曾經也發生過多次中等規模的地震。2021年,維多利亞州就發生了5.9級的強震,並且震感波及到了墨爾本、堪培拉和悉尼。雖然澳洲的地震風險相對較低,但近年來的幾起中等規模地震提醒我們,澳洲也不能完全忽視地震的危險。

想了解更多,請收聽以下一節《數字大意義》。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X 專頁Instagram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數字大意義】14年後的警示:澳洲人是否應忽視地震風險?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