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警方表示犯罪集團正針對準備離開澳洲的國際學生,以快速現金為誘餌,購買他們的銀行帳戶及身分證明文件,這會令他們捲入重大洗錢犯罪活動。
有準備返國的留學生被人接觸,對方以即時提供數百元現金,並附加未來會有佣金,利誘換取其銀行帳戶的使用權。
亦有學生被要求出售護照、駕駛執照及其他身份證件。
警方警告,這些交易均屬非法且非常危險,並可能使有關學生與針對澳洲人的詐騙網絡產生直接聯繫。
學生被牽連犯罪活動
由聯邦警方主導的「聯合警務網絡犯罪協調中心」(Joint Policing Cybercrime Coordination Centre)表示,學生獲提供 200 至 500元收買其澳洲銀行帳戶的使用權,並獲得犯罪分子透過該帳戶洗錢金額10% 佣金。
被買走的身份證明文件通常用來開設新帳戶,帳戶則以受害者的名字登記。
聯邦警隊偵緝警司安德森(Marie Andersson )表示,罪犯使用這些帳戶冒充帳戶或身份證明持有人,可能用來騙取弱勢澳洲人的畢生積蓄,意味著學生可能會發現自己被牽連至犯罪網絡,無法擺脫。
她說:「看似無害的幫忙,或輕易賺錢的方法,最終可能導致刑事檢控、簽證取消,甚至永久禁止返回澳洲。」
「我們看到海外犯罪網絡透過年輕人的銀行帳戶洗出數百萬元,而相關學生同樣可能因此被控洗錢等罪名。」
「當學生出售他們的個人資料,他們不只冒著遭檢控的風險,也是在助長對無辜人的真實傷害。」
金融情報機構澳洲交易報告及分析中心( AUSTRAC) 警告,國際學生被視為高風險的招募對象,犯罪集團會刻意針對即將離開澳洲或在澳洲期間尋求賺錢途徑的學生。
根據中心 2024 年 6 月發出的金融犯罪指南,學生的帳戶能使犯罪網絡繞過每日轉帳限額、擴大其掌控的帳戶數量,並利用已完成身份驗證程序 KYC(Know Your Customer,了解你的客戶)的帳戶來掩飾洗錢活動,使其能以更少審查轉移更大額資金。
澳洲銀行業協會(Australian Banking Association)表示,罪犯也會透過虛假工作機會、愛情詐騙及假網上廣告引誘學生成為「洗錢工具」(money mule)。
在澳洲,洗錢罪最高可被判終身監禁。
推廣活動呼籲學生保護個人身份
聯邦警方呼籲國際學生必須明白出售或分享個人身份資訊的嚴重性。
安德森警司說:「很多學生並未意識到自己正被利用。但一旦被查獲,承受後果的就是學生本人。」
「在離開澳洲之前,我們呼籲學生關閉本地銀行帳戶、妥善保護其數碼及個人身份,切勿向任何人出售或分享個人資料。」
「你的身份不只是一份文件,而是你的責任。」
「離境不代表你的數碼足跡被抹除。你的銀行帳戶、姓名及身份都可被全球警方追查,你仍會被連結至任何與你相關的犯罪。」
為避免成為受害者,聯邦警方建議學生遵守三項基本原則:
- 1. 不要向不認識或不信任的人分享銀行或個人資料。
- 2. 若有人要求使用或「借用」你的銀行帳戶,務必拒絕。
- 3. 若有懷疑,立即拒絕對方的提議。
聯邦警方在發出的新聞稿,附有以普通話講的錄音,呼籲留學生注意。
錄音提醒留學生:「絕對不要將銀行帳戶或身份證賣給任何人;犯罪分子正在針對國際學生,試圖購買銀行帳戶;如果有人要求借用你的帳戶,請堅決拒絕。」
「要記住,保護自己的帳戶,就是保護自己的未來,違法行為,後果嚴重。」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及節目重溫。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