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Apollo Global Management)首席經濟分析師斯洛克(Torsten Sløk)近日警告,包括Meta與Nvidia等AI巨頭在內的標普500十大權重股,市盈率(P/E)已超越1999年互聯網泡沫高峰時期。
詳盡錄音:
斯洛克在接受雅虎財經節目訪問時指出,目前標普500中,近四成市值集中於前十大科技公司,這種集中式風險與估值泡沫結合,可能為市場埋下危機。
很多投資者以為自己在分散投資,但實際上只是把賭注押在了AI的未來上。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分析師斯洛克(Torsten Sløk)
市盈率是用來衡量股票價格是否合理的指標,計算方式是股價除以每股盈餘(EPS),反映投資者願意花多少錢,買某公司所賺的每一元盈利。
證券分析公司BTIG亦警告,AI板塊正出現「投資情緒過熱」。
BTIG引用「BUZZ下一代AI情緒指數」16周暴升45%,遠超200日移動平均線,引發高度關注。
投資公司CoWealth Partner總裁、理財會計師袁金泉(Kam Yuen)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目前由AI主導的標普500十大權重股,其市盈率已超越1999年泡沫經濟時期,但目前的AI熱與當年的炒科網熱,不能同日而語。
「當時科網公司大多欠缺實際盈利,僅憑概念推高股價。但今天的AI巨頭如Nvidia(輝達)、微軟、Google等,多數已具備強大現金流與穩健盈利模式。」
Kam引用輝達為例,其數據中心業務年增長超過七成,公司市值逾 4 萬億美元,毛利率亦高達六成。
雖然輝達的估值仍高企,但其業績基本面可支撐其現時股價。理財會計師袁金泉(Kam Yuen)
Kam又指,除了帶頭數隻AI股,其他AI公司的市盈率仍屬合理水平。但Kam認為,部份新興AI股亦可能會因欠缺盈利支撐、而令市場擔心其炒作成份過高。
Kam提醒,整體市場AI板塊吸引力強,但要區分基本面強與純炒概念的公司。他認為,當前針對部份AI股的市場情緒明顯偏熱,特別是來自年輕散戶的炒作行為,正將部份AI股價格推升至與基本面不符的高位。
他以軟件公司Talentia為例,雖然具備政府合約與政策支持,但尚未有實質盈利,估值卻已高達其所用的市銷率(P/S)百倍以上,市場對其預期或已過於理想化。
「Buzz這些情緒指數顯示,正是這類個別的AI股,它反映市場對未來的幻想,當估值遠高於公司實際表現時,最終仍可面臨強烈回調。」
Kam建議投資者需了解這波炒風背後,公司是否真有足夠實力支撐目前的股價。
亦提到即使是經營穩健的AI相關企業,或仍存在另一項潛在風險,即部份科技巨頭如NVIDIA、微軟和Google在今年獲得佳績,但增長背後仍大量依賴企業「先買再說」的策略。
這正反映出美國科技企業目前的投資邏輯,是以「輸不起」為前提,即在尚未有實質回報下提前大量採購晶片資源,期望搶佔未來技術優勢。理財會計師袁金泉(Kam Yuen)
若未來AI技術未能突破現有應用限制,或未能產生與預期相符的商業回報,將可能導致晶片及硬體過剩,進一步拖累整條供應鏈及企業估值。
「早前中國AI公司DeepSeek亦曾質疑,現階段是否有必要投放如此龐大的晶片資源,顯示市場對AI投資過熱已有警覺。」
不過,他指目前市場資金仍充裕,金融市場中仍坐擁高達8萬億美元現金,整體仍有一定緩衝力,「現階段並未見所有資金一窩蜂投入AI股,尚未構成全面泡沫的跡象。」
在目前市場對AI股未來,出現兩極化的預測下,Kam對投資者有以下建議:
- 謹慎避開未有實質盈利、全靠概念炒作的AI新創股;
- 審視自身投資組合配置,若AI股比例過高,應考慮減持部份持倉;
- 可適度分散投資至防禦型產業如公用事業、醫療股,或估值較低的中國科技股;
- 若未涉足AI領域,可挑選基本面穩健、市盈率合理的科技巨頭入市。
*以上內容為一般性資訊、並非具體建議。如果大家想進一步了解與個人相關的財金資訊請尋找專業意見,或向閣下的理財顧問查詢。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