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加軍艦通過台海】被指製造麻煩和挑釁

HMAS Brisbane

HMAS Brisbane

澳洲和加拿大軍艦周六(9月6日)通過台灣海峽,遭中國軍方譴責行為是「製造麻煩和挑釁」,並稱已對相關軍艦進行跟蹤和警告。澳洲及加拿大則認為行動符合國際法,目的為了捍衛航海自由。台灣表示正在密切關注台海動向。


澳洲國防部表示,澳洲海軍的驅逐艦「布里斯本號」(HMAS Brisbane)於周六與加拿大海軍巡防艦「魁北克城號」(HMCS Ville de Québec)一同例行通過台灣海峽。

澳洲、美國、加拿大、英國及台灣在內多個國家,將該海峽視為國際水域。

布里斯本號正進行為期四個月的「區域存在部署」(Regional Presence Deployment),駐紮印太地區。 

中國軍方指控,澳洲海軍軍艦與加拿大艦艇一同通過台灣海峽,屬於挑釁行為並「製造麻煩」。 

又發表聲明稱:「加拿大和澳洲的行為發出了錯誤訊號,並增加了安全風險。」 

各方回應 

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發言人施毅表示,中國海空兵力對加澳軍艦過航行動「全程跟監警戒,保持高度戒備,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地區和平穩定」。 

加拿大和澳洲軍艦今次共同通過台灣海峽之前,在南海黃岩島附近與菲律賓及美國共同參與航行自由演習。 

澳洲國防部發言人昨日向《澳洲廣播公司》發表聲明指,布里斯本號已「例行通過台灣海峽」,表示做法「符合國際法」。 

聲明稱:「布里斯本號正進行為期四個月的印太區域存在部署。澳洲艦艇與飛機將持續行使航行自由,並維護國際法,特別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周四 (9月4 日) 的另一份聲明中則表示,布里斯本號早曾在菲律賓專屬經濟區內,與加拿大、菲律賓及美國共同參與航行自由演習。 

聯合演習引發中國不滿,由於該演習於9月3日舉行,正值中國在北京舉行大規模閱兵式之際。 

台灣國防部則表示,軍方6日在台灣海峽發現21架中國飛機(其中包括無人機在內)及6艘軍艦,正「密切監視」事態發展。 

台灣國防部的聲明指出,軍方已「派遣適當海空軍力,以確保該水道安全穩定」 

加拿大武裝部隊(Canadian Armed Forces, CAF)發言人表示,他們不會對正在部署中的艦艇航行計劃發表評論。 

只解釋「魁北克城號」今次部署屬於「地平線行動」(Operation Horizon)的一部份,目的是要促進印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日澳加強軍事合作的步伐 

另一方面,周五(9月5日)外交部長黃英賢與澳洲副總理兼國防部長馬利士(Richard Marles)一同出席了在東京舉行的日本外長會議。 

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Gen Nakatani)陪同馬利士參觀艦艇,登上日本海上自衛隊「三隈」(Mikuma)號護衛艦,這是澳洲新艦隊將採用的最新日本製「最上」級(Mogami-class)艦型。 

此舉凸顯日澳加強軍事合作的步伐,目的是制衡中共在印太地區日益增加的影響力。 

澳洲與日本都對中國龐大的軍事擴張感到深切不安,並密切關注上周中國的閱兵儀式。 

馬利士表示,澳洲將回應中國的軍事展示,透過與日本等夥伴建立更緊密的聯繫,並加速「現代化與建設國防力量」。 

馬利士談到此次閱兵式時表示,中國在閱兵式上展示了一系列高超音速飛彈、戰鬥機和無人機,認為是「中國軍事能力的非常重要的展示」。 

他同時指出,目前「中國與俄羅斯及北韓之間的合作程度更高」,稱這「反映了自政府執政以來,一直在陳述的複雜戰略格局」。 

合作開發新型艦船

 8月,澳洲正式決定採購由三菱重工生產的「最上」級護衛艦,用以替換老化的ANZAC級戰艦。

 馬利士解釋選擇「最上」級艦型,是因為性能優異,又強調這一決定是「日澳雙邊關係的重要里程碑」。 

這筆價值約65億美元(超過99億澳元) 的交易,被視為對日本仍處於發展階段的防務產業注入信心,特別是2016年,日本失去澳洲潛艦訂單給法國後,標誌著具有重大意義。 

日本政府與三菱及其他承包商正積極推動護衛艦專案。根據規劃,澳洲將採購共11艘最上級護衛艦,首批3艘預計由日本建造,第一艘護衛艦最快於2029年交付。 

日本外相岩屋毅(Takeshi Iwaya)和黃英賢更舉行「2+2」安全會談,承諾擴大聯合軍演,並加強能源與關鍵礦產合作。 

另外,黃英賢在東京與日本外務大臣及防衛大臣舉行年度會議後,被問及前維州州長安德魯斯(Daniel Andrews)出席北京閱兵儀式時,她並未正點名批評,但提醒所傳達的訊息要保持謹慎。 

黃英賢措辭謹慎地表示: 

「很明顯,我所代表的是澳洲與澳洲政府,並不是私下的個人。」 

「但我認為,亦希望我們都應該注意我們出席的活動,並與其他人互動所傳遞的訊息。 

「我當然亦會注意。」 

她又強調,澳洲決定不派任何政治人物,甚至連大使都未有出席這次閱兵儀式。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X 專頁Instagram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