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議最初源於政府實施「封鎖社群禁令」,引起被稱為 Z 世代的年輕民眾強烈不滿,雖然該禁令其後解除,但民眾仍持續走上街頭,表達對政府貪污腐敗及經濟前景的失望。
詳盡錄音:
尼泊爾連日示威引發大規模衝突
部分示威者闖入政府機關及官員住所,並縱火焚燒多座建築物。
當局其後在加德滿都實施宵禁,並派遣士兵守衛國會大樓及在街道上巡邏,但由此亦引發與示威者之間的嚴重暴力衝突。
據路透社引述尼泊爾當局消息(截至9月11日零晨1時31分),示威已造成至少 25 人死亡、633 人受傷。
同時,有傳言指一名前總理夫人亦在火場喪生,但消息未獲證實。
同時,亦有當地人指控政府向年輕人和學生開槍,甚至直接瞄準頭部射擊,更以「如同希特勒」來形容前總理奧利所領導的政府班底。
雖然奧利日前已在反政府聲浪中宣布辭職,但示威民眾的不滿並未因此平息。
隨着衝突升級,加德滿都國際機場已關閉,所有航班取消,重開時間未定。
澳洲更新尼泊爾旅遊警示
澳洲外交部呼籲公民「重新考慮是否有必要前往」當地這一熱門旅遊目的地,並警告局勢可能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進一步惡化。
不過,據澳新社引述當地旅行社業者表示,雖然局勢難以預測,但以往類似騷亂通常未對遊客造成直接影響。
目前,尼泊爾青年失業率高達 20%,平均年收入僅 1,400 美元。有分析認為,今次示威的主因在於年輕人長期感到被剝奪及缺乏發展機會。
據報,另一導火線則是在社群媒體禁令頒布期間,TikTok 上瘋傳政客子女炫耀奢侈品和昂貴假期的影片,進一步激化年輕人的憤怒。
一個關鍵的尼泊爾僑民團體指出,當前危機源於多年來的「治理不善、腐敗和缺乏問責」。同時,有青年認為,當地缺乏深造與就業機會,迫使年輕一代不得不前往海外尋找出路。
「澳洲-尼泊爾友好協會」主席高利向澳新社表示,協會對目前局勢感到悲傷與沮喪,尤其是在爭取正義與改革的過程中已有年輕人犧牲生命。
該組織將於今晚在坎培拉舉行紀念活動,呼籲尼泊爾當局推行「和平、問責和真正的改革」。
澳洲外交部長黃英賢亦在社交媒體發文,表示澳洲對尼泊爾動亂深感關切,並呼籲各方保持克制,以和平方式解決問題。
澳洲尼泊爾社區內的年輕人亦表達強烈感受。25 歲、8 歲時已隨家人移居澳洲的尼泊爾裔移民考爾(Simran Kaur)接受訪問時表示,目睹尼泊爾衝突的景象令她心碎,但看到眾多尼泊爾人團結一致,也為她帶來希望。她強調,為所有勇敢抗爭的年輕人感到驕傲,但同時對有人在衝突中犧牲感到非常無助與害怕。
另一名移居墨爾本九年、現年 20 歲的普拉塔普(Arya Pratap)則表示,澳洲的尼泊爾社區對當地和平示威迅速演變成暴力衝突感到失望。
他向澳洲媒體強調,警察應保護人民,而不是向爭取權利的人開槍。一開始,大家對示威充滿希望,但如今希望已轉為恐懼,局勢讓社區心碎。
法國亦現大規模示威衝突逾500 人被捕
法國新任總理勒科爾尼宣誓就任之際,法國多地爆發大規模抗議,示威者表達對政府政策及削減預算的不滿。
在巴黎、馬賽、波爾多和蒙彼利埃等城市,示威者高呼反對總統馬克龍與勒科爾尼的口號,並有人舉起反對加沙戰爭的標語,警方在全國共部署 8 萬名警員應對。
報導指,部分示威者試圖闖入巴黎北站,遭防暴警察施放催淚氣體阻止。
示威期間,亦有示威者堵路縱火並與警方發生衝突。法國內政部表示,全國約有 17 萬 5 千人參與示威,約 500 人被捕,另有約 1 千人試圖進入巴黎北站遭到阻止。
內政部又指,示威者在西部雷恩焚燒巴士,強調當局對暴力行為零容忍。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