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時代或快臨】專家憂澳洲法律未準備好

pexels-screen-post-10029880.jpg

Tesla Model 3 是澳洲人喜愛「訂閱」的電動車。 Credit: Photo by SCREEN POST/Pexels

一項研究發現,澳洲的道路法未準備好迎接自動駕駛汽車時代,可能會令涉及自動駕駛汽車的司機及受害者陷入法律困境。到底目前澳洲法律實際有何漏洞?


隨著美國電動車品牌特斯拉承諾、最快將於 2026 年推出自動駕駛的士車隊,澳洲國家交通局亦正在考慮制定自動駕駛汽車規則。

詳盡錄音:


但來自本地三大間學的研究人員、在名為《電腦法律與安全評論網》上發表的一篇文章卻發出了警告,認為澳洲仍缺乏就有關問題法律,將令法律陷入所謂的「司機困境」,呼籲進行法律改革,在自動駕駛汽車進入澳洲市場前解決有關問題。

研究員認為,目前部份地區將司機的法律定義、列為人類駕駛員,擔心:「若出現撞車意外,訴訟可能會引發曠日持久的爭論。」

新州律師陶建文(Clifford To)參與SBS廣東話節目【大眾論壇】環節時,亦認同這觀點,而他更認為目前全國各州及領地在涉及自動駕駛的法律上仍不足。

他表示:「現時的道路交通規例,都以規管司機行為為主。」


「若以新南威爾斯州道路規例 (Road Rules 2014)」作例子、根據規例的第16條規定,司機(driver)的意思仍是:『任何正在駕駛汽車的人類』。—即並不包括電腦。」

「當中的第297條亦規定:『所有司機在駕駛時,必須要對所駕駛的車輛維持有效控制』。」

陶建文律師解釋,目前法律上定義的司機,當坐上全自動駕駛的汽車時,到底是否仍被介定為是「司機」則仍然存疑,如果該該名人士並非司機,現時的交通規例就似乎不適用。

不過,陶律師亦指,若果是民事案件,法例列出涉及自動駕駛汽車的民事法負任要求。

「根據現時民事法例,特別在民事上的疏忽罪,已經要求任何產品生產商,在生產的時候要考慮任何合理地可期望的傷害,並且要盡量避免這些傷害。」

「否則,生產商就會觸犯民事疏忽罪。現時各地關於自動車的立法,都係以規管生產商的責任作大方向。」

「籠統而言,就係民事法會將以前司機的責任,交給生產商。」

而陶律師認為,要生產商負擔起交通意外的賠償責任將會引申出額外的成本問題。
「不單會推高生產成本,連產品保險的成本都會大為增加。」

美國目前亦有針對首宗自動駕駛汽車致命事故進行訟訴。

在 2018 年,當一輛 Uber 測試車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撞到一名行人。調查顯示,該汽車的人工智慧未能正確偵測行人。

雖然Uber 很快就從民事解決了此案。但當時監控系統的安全駕駛員、也因未有進行幹預而被指控過失殺人。

陶律師表示,相信案例日後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但他補充,一旦涉事的車輛並非完全是以自動駕駛,而需要由人參與,參與的人士一旦有疏忽,甚至因為疏忽而導致他人死亡,就會有民事或者刑事上的責任。

情況甚至會引伸至保險索償,以及生產商是否會想辦法將責任轉移等問題。

澳洲政府已經研究緊相關的刑事法例,陶律師相信有關爭議日後將是本地法律界長期角力的戰場。

更多訪問詳情,請留意足本錄音。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X 專頁Instagram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