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華裔講師,她覺得在澳洲教書有沒有困難呢?
陳淑霞出生於中國廣東,雖然英語不是她的母語,但她表示來澳20年,擁有不同於澳洲的文化背景,反而令她的研究和講課內容更有趣,因為她除了可以講述歐洲藝術史或是跟歐洲相關的藝術展覽外,亦能分享跟亞洲及亞太地區藝術相關的知識,不少學生覺得能透過課程認識到跟澳洲鄰近地區有關的藝術和文化,令課程會變得更具吸引力。
她現時任教的是個藝術言語設計學院內一個有關策展與文化領導力的碩士課程,除了有本地學生之外,也有不少來自亞太地區的國際學生。
陳淑霞表示, 完成課程後,學生們有機會從事與文化藝術相關的工作,包括文化創意、設計、博物館、藝術館或者畫廊,也可以從事跟媒體相關的行業。
課程設計方面,除了關於藝術文化歷史和理論外,學生也有機會親身嘗試策劃展覽,由設計到實行,例如是策劃一些公共教育項目、公共藝術展等。
除此之外,講師們也有策劃藝術展覽的經驗,而陳淑霞就具有藝術史背景,亦會寫很多關於藝術的文章或研究項目,同時也是一個藝術策劃人。
陳淑霞之前是雪梨大學周澤榮博物館中華館的策展人,雖然現在離開了該博物館,但也會繼續從事策劃工作,有時也會介紹學生去實習,特別是在雪梨一些文化的機構獲得相關工作經驗,亞太地區的國際學生很重視這些工作經驗和實習機會,也能提高他們的就業競爭力。
當初來到澳洲,她直言喜歡澳洲的陽光與海灘,所以選擇來到雪梨大學攻讀藝術歷史, 之後也繼續在澳洲進修跟藝術有關的課程。
陳淑霞表示,自己第一個大學學位是修讀行政管理,後來突然覺得要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就決定到雪梨大學藝術學院學藝術,包括版畫、雕塑等。
但她畢業後發現現實十分殘酷,雪梨生活水平很高,要工作交租的同時,根本沒有時間去做藝術作品,而當一個藝術家,亦要另外租用工作室來做作品,經濟上很難負擔。所以學位畢業後,她決定到上海藝術館工作了兩年,也協助上海一些藝術雜誌、藝術協會寫展覽評論及文章。
之後她覺得可以成為藝術策展人或從事跟藝術史相關的工作,所以又回到澳洲讀藝術史了。為了得到家人的支持,陳淑霞笑言當時跟家人表示自己修讀多媒體設計,而不是藝術,父母認為當時來說是新興科目,就業前景不單止可以當藝術家,還可以從事電影及電視製作,所以沒有作出反對。
陳淑霞在訪問中亦分享了一件在上海藝術館最難忘的事,令她緊張萬分。而現時身為大學講師,她又最期待學生學到甚麼?請一齊收聽足本訪問。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