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警/冒充警車大不同】車身印「警察」已違法 串錯字非抗辯理由?

caption  2025-07-22_10-57-06.jpg

警方上星期五(7月18日)於雪梨內西區發現涉案展示警察字樣標誌的汽車。 Credit: NSW Police

一名20歲雪梨男子被控涉嫌冒充中國警察及非法持有槍械,已於上周(7月22日)於Burwood地方法院出庭,新州執業律師陶建文拆解涉冒警與冒充警車屬不同罪行,他亦會解釋原來車身即使只印中文警察字樣、在澳洲已屬違法。


詳盡錄音:


根據新州警方公報,2025年7月18日(星期五)下午約2時50分,交通與公路巡邏隊在斯特拉斯菲爾德的埃弗頓路巡邏時,發現一輛黑色轎車車身印有「中國警察」字樣。

警員隨即截查該車,並與一名華裔男子交談。據稱對方出示身份證及殘疾人士通行證。警方隨後在車內發現彈藥,並進一步搜查男子位於寶琴山的住所,起出兩支槍械。

該男子被控多項罪名,包括:非法展示緊急服務機構標誌、駕駛帶有非法警徽車輛、持有未經授權的槍械(A類與B類)、及違反P2駕照條例(未懸掛P牌)等。

律師拆解:「冒充警車」與「冒警」屬不同罪行

由於進入司法程序, 不能直接討論案情,但新州陶建文律師參與SBS廣東話節目【大眾論壇】期間,解釋有關冒充警車的法律知識。

根據新州法律,「冒警」與「冒認警車」屬於兩項獨立罪行,分別受到《刑事罪行條例》(Crimes Act 1900)及《警隊條例》(Police Act 1901)的規管。

陶律師補充,若單純是關於冒充警車的情況,則屬於《警隊條例》的第203及204條規管。



據《新州警隊條例》(Police Act 1990),任何人若未經警務處長許可,以「警察」名義從事活動,即屬違法。條例第204A條明確禁止未經授權使用「警察」(Police)字樣,包括在活動名稱、制服、宣傳品或車輛上標示。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11,000澳元。
(條例第203條第4及第8款規定),任何人如駕駛或擁有一輛非政府車輛,而車身載有警隊徽號、類似徽號,或一般警務人員常用的標記(例如紅藍燈、警察字樣等)均屬違法。
陶建文律師
陶律師亦解釋,車身即使只是印上中文「警察」字樣,或以串錯的英文單詞,也難以成為抗辯理由,而只要構成誤導、一經定罪最高刑罰為罰款11,000澳元及或監禁兩年。

陶律師指,冒充警務人員屬更嚴重的獨立刑事罪行。

「據新州刑事罪行條例 (Crimes Act 1900 第546D條規定), 冒充警察最高刑罰為監禁兩年及/或罰款11,000澳元。」
如果冒充警察的人、同時涉及意圖行騙或行駛警察權力,冒警罪最高可被判七年監禁。
陶建文律師

同時,若非公務汽車、安裝警察用的紅藍閃燈裝飾,亦可以構成罪行。

陶建文律師提醒,根據《道路交通車輛登記規例》(Road Transport (Vehicle Registration) Regulation)第114條,非政府車輛安裝紅藍燈已屬違法。

「新州有英文為 Road Transport Vehicle Registration Regulation的法例—中文或者可以譯作 道路交通豁免車輛登記規例。」

「在這個規例之下第114條就說明 規定所有車輛、除非它是相關的政府車輛不可以裝置紅藍閃燈的,若則就不符合汽車登記的規例,也意味著這輛車是不應在路上行走。」


Police Car Queensland police
الشرطة تعاين أماكن الحوادث التي يتعرض لها الأطفال Credit: Queensland Police

車身印中文警察字眼已違反本地法律

若只冒充的是「外國警車」是否會有較輕刑責?陶律師回應稱需視乎車輛設計。
若警徽與本地警察無關,未必會觸犯警隊條例中有關『仿冒本地緊急服務』的條文。但如果車輛配有紅藍閃燈、制服標記或令人誤認為為執法人員的行為,就仍有可能違法。
陶建文律師
即使只用中文警察字眼,或並以錯字的「Police」印在車上,也未必能成為抗辯理由。

陶建文律師表示,「警方經常會在官方網站、宣傳品中,使用不同語言翻譯『警察』一詞,包括中文。」
所以如果車上標示的語言即使不是英文,但一樣會構成『類似警務標誌』,足以觸犯法例。
但相反若只用「公安」的字眼,陶律師則認為,「(這)就變成了技術性的問題,因為我看不到新洲警察有用公安這兩個字。」
Images of the fake police cars, taken around Australia, first emerged in August this year.
Source: ABC Australia

而近年不少車主將私人車輛改裝為香港或日本風格的「懷舊的士」,陶建文指出,若只是模仿外觀通常不會構成違法。

「(但若用仿冒車)去做生意、或者是令人誤認為可提點對點服務的交通工具,這樣才可能有問題。」


有聽眾亦詢問若管有寫上「Police」字樣的球板或電筒等物品是否已屬違法,陶律師又有何解釋?更多詳情請收聽足本錄音。

*以上內容為一般性資訊、並非具體建議、亦並不代表本台立場。如果想進一步了解與同你個人有關嘅準確信息,請詢問專業意見,或向律師查詢。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X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及節目重溫。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