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食物救援組織 OzHarvest 委託並於日前發佈的《吃掉一半:澳洲家庭食物浪費研究報告》(The Half Eaten: Australian Household Food Waste)調查超過 3000 個家庭,發現年輕一代每年平均丟棄 113 公斤食物。這個數字比他們父母那一代多 70%。
報告指出,吃剩的菜和蔬菜是最常被丟進廚餘垃圾桶的食物。近一半受訪家庭經常浪費沒吃完的家中煮的菜或外賣。
即使價格較高,番茄、紅蘿蔔、綠葉菜和香草是最常被丟棄的蔬菜,
研究還發現,許多人對食物標籤感到混淆。
在浪費最多的家庭中,有 58% 是根據「最佳食用日前」或「食用限期」丟棄食物,顯示年輕人對標籤的理解存在誤解。
OzHarvest 創辦人 Ronni Kahn AO 表示,澳洲家庭每年浪費 250 萬噸食物,其中約 70% 仍可食用。
她指「我們真的將錢掉進垃圾桶,丟掉好好的食物,不僅浪費金錢,還浪費資源,她直言「我們已經失去了對食物的珍惜」。
OzHarvest 全國食物浪費運動經理 Monique Llewelyn 表示,大家不應單純依靠日期標籤判斷食物是否可食用。
她指「很多人分不清差別,習慣依賴標籤,而不是相信自己的判斷力。『最佳食用日期』代表的是最佳品質——在這個日期之後食物仍然是安全的。年長一代更有信心,因為他們還記得在沒有日期標籤之前買食物的經驗。」
澳洲每年產生 760 萬噸食物浪費,對經濟造成 366 億元的損失。報告又發現,有 51% 的家庭食物浪費被丟進一般垃圾桶,最終送往堆填區,堆填區會產生甲烷,而甲烷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 28 倍。
在受訪者中,不到 10% 的澳洲人使用食物有機回收系統。
雖然問題規模龐大,OzHarvest 指出,只要採取簡單措施,例如餐前計劃,報告發現,在高浪費的家庭中,只有 28% 會做餐前計劃,而低浪費家庭則高達 81%,組織亦建議將昨天的晚餐改造成今天的午餐,和使用購物清單,購物前可先檢查家裡已有的食材,只要做出以上改變,就能減少 40% 的浪費。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X 專頁、Instagram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