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IDOC Week】 澳洲原住民與中國文化為何如此相似?

Catherine Croll explains the story behind rock art motifs to Chinese art gallery curators Huang Yunhe and Fan Lin at Injalak Arts Centre in Gunbalanya

Catherine Croll explains the story behind rock art motifs to Chinese art gallery curators Huang Yunhe and Fan Lin at Injalak Arts Centre in Gunbalanya Source: AAP Image/Luo Fei

今年NAIDOC Week的主題是Always was, Always will Be。澳洲原住民的權益鬥爭已經厤經數代人,而早期的華人移民和澳洲原住民有著深厚的情誼。


一直致力於澳洲原住民文化和中國文化交流的Catherine Croll多次往返於澳中兩地,擁有原住民血統的她表示,這兩個古老的文化非常的相似。

“我髮現中國與澳洲這一古老的文化竟然有這麼多相似點:我們都擁有如此厖大的、多元的少數民族,這些少數民族都有不同的種族背景。”


 要點:

  • Catherine髮現中國少數民族和澳洲原住民一樣都會表達他們對祖先和大地母親的敬畏。
  • Catherine表示,早期的華人移民和澳洲原住民都被邊緣化,他們相互結合,組成家庭。
  • Catherine稱,她在尋根之旅中髮現了自己的原住民血統。

Catherine花了數年的時間,在中國行走了3萬到4萬公裡,拜訪了中國的每一個角落。她髮現與澳洲原住民一樣,中國的少數民族人士也會表達他們對祖先和大地母親的敬畏。
 Jimmy Wavehill explains the historic Wave Hill Station walk-off of 1966 to Catherine Croll and Chinese art curator Fan Lin at the Darwin Aboriginal Art Fair
Jimmy Wavehill explains the historic Wave Hill Station walk-off of 1966 to Catherine Croll and Chinese art curator Fan Lin at the Darwin Aboriginal Art Fair Source: AAP Image/Catherine Croll
“在髮現如此多的相似點之後,我開始愛上了中國,我也想去和中國人分享我對澳大利亞,對澳大利亞原住民的愛。 ”

過去15年,Catherine一直從事於澳中的文化交流。她曾和擁有原住民血統的Jason Wing以及Gary Lee走訪中國,尋根溯源。這兩名原住民藝術家也擁有中國南方血統,他們祖輩幾代人都住在廣東。

Catherine稱,19世紀80年代第三代移民很多都來自廣東珠江流域或是中國福建。她說,早期來到澳大利亞的中國人和澳大利亞原住民都被歐洲人邊緣化了,“他們是下層階級,沒有得到與白人移民相持平的尊重和機遇。” 於是,其中出現了很多華人移民和原住民的跨種族婚姻,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我們如今會湧現出很多擁有兩個文化背景的藝術家。
                   Learning about ‘country’ with (from right) Peggy Griffiths her grand daughter Kelly, great grandson Ace and Nawoola at Keep River National Park
Learning about ‘country’ with (from right) Peggy Griffiths her grand daughter Kelly, great grandson Ace and Nawoola at Keep River National Park Source: Catherin Croll
Catherine自己對原住民文化的興趣源自她的母親。

“1952年,我的母親搭便車從悉尼出來到了Alice Spring,她穿越了北領地,最後在Tiwi島和達爾文港的麻風病隔離區工作,她和噹地的原住民建立了長期的關系。”

出生於悉尼的她從小就會經常和家人一起遠行,拜訪原住民社區,聽噹地的長老訴說著族人的厤史。在20世紀80年代,Catherine開始了自己的尋根之旅,她移居到Riverina地區的一個小鎮。她的祖父得知後非常的驚訝,因為他的母親就出生與此。

“我們之後才得知,祖父的母親在1860年前後出生在離我僅有5公裡遠的小鎮,她有原住民的血統,我此前對此一無所知。”  

“你知道,我認為大地母親將你拽向她,對我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奇妙的髮現。此後,我花了很多時間來研究我的曾祖母,她有三個孩子,在很年輕時就死於糖尿病。”
Catherine Croll (Third From Left) and Chinese Curators
Catherine Croll (Third From Left) and Chinese Curators Source: Catherine Croll
聊到今年Naidoc Week的主題時,Catherine稱自己很幸運,每年她都會和位於Kimberly的Kalumburu原住民藝術中心的藝術家們近距離的工作。她將澳洲的原住民藝術家送往中國,又將中國的藝術策展人接來澳洲的原住民社區,相互交流、協作。

“來自這裡的遊客受到了社區長老的歡迎,他們幫助來訪者了解古老的文化和他們與鄉土的鏈接。Always Was, Always Will Be,對很多來訪者來說都是如此的顯而易見。 ”

在談及中澳關系時,Catherine對現狀表示遺憾。

“在澳大利亞,我們有很多人來被關押在羈留中心,我認為我們在解決自己的問題之前,應該謹慎的去對世界上的事情評頭論足。”

“在我看來,很多中國人接受我們的文化,幾乎每一個我在中國所遇見的人都會不吝嗇的表達對澳大利亞的喜愛……我認為我們現在正在讓華人——比如說留學生——認為澳大利亞是一個不歡迎他們的國家。”

歡迎點擊圖片音頻,收聽Catherine和您講述澳洲原住民與中國文化的淵源。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留在家中併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關注更多澳洲新聞,請在Facebook上關注SBS Mandarin,或在微博上關注澳大利亞SBS廣播公司。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NAIDOC Week】 澳洲原住民與中國文化為何如此相似?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