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人說:“澳洲醫療不如中國”,真的是這樣嗎?

NHS Healthcare Organisation Looks To The Future

Source: Getty

移民在來到澳洲之後需要適應很多問題,了解澳洲的就醫制度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項。(點擊封面圖片,收聽完整音頻故事。)


我們常常會在日常交談或者社交媒體上看到有人抱怨或者吐槽澳洲醫療,內容包括“難以隨時就醫”、“難以挑選醫生”、“治療方案和個人預期不符”等等。

應該如何看待這些問題呢?蒙納士大學初級保健學院副教授楊煇博士給出了他的看法。


要點:

  • 在澳就醫需要遵循預約、轉診等制度
  • 澳洲和中國公立醫院存在一定區彆
  • 中國看病“無葯不成醫”,澳洲就醫諮詢服務很重要
  • 中澳對待中醫的態度和觀念不同
  • 中澳醫療服務在操作層面上有差異
  • 東西方人有不同的生存觀和代際觀

在正式回答中澳兩地就醫的差彆之前,楊煇博士首先表示:“我認為,有一些人性共同的價值,中澳是一致的,但是也有文化和族群理解上的不同。語言上的差異併不是主要的原因。”

在澳就醫需要遵循預約、轉診等制度

很多剛剛來到澳洲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受,中國看病去醫院掛號就可以了,而在澳大利亞看病基本需要預約。

“雖然也有walk-in的病人,但還是以預約的病人優先。”楊煇博士解釋說,“中國直接可以找專家就診。澳大利亞是不行的,需要全科醫生先轉診。”

中澳公立醫院存在區彆

“中國和澳大利亞都有公立醫院。澳大利亞公立醫院是免費的,但免費不意味著沒人出錢,其實是納稅人出錢。所以在澳大利亞的公立醫院就診要經過檢診,要分輕重緩急。”

“澳大利亞在就醫和住院的過程中,不是先到先得的,而是要分輕重緩急的。不急的可能要排一年的隊。”

不僅在看病的順序上有所不同,澳大利亞的公立醫院也不能選醫生,因為公立醫院是公共產品。楊博士解釋說:“中國的公立醫院併不是完全免費的,因為政府給的經費不多,所以醫院要自己去盈利,做績效和創收。”

“所以中國公立醫院的有些項目不在醫保裡面,有些項目有封頂,患者要自己出錢。因為在中國公立醫院看病,患者是花了一部分自己的錢,所以某種程度上也買到了一部分話語權和方便,這在澳大利亞公立醫院裡是不存在的。”

他補充說,在澳大利亞,人們也可以通過私人醫保去尋求私立醫療機構的服務。
“此外,在中國,醫院是主要的醫療服務場所,大部分的醫生和護士都在醫院裡面。澳大利亞的醫生絕大部分都是私人行醫,絕大部分都在自己的私人診所裡面,所以人們在澳大利亞醫院裡面見到的併不是醫生最核心的部分,他們可能是醫學生、畢業後的住院醫,噹然也有他們的上級醫生和顧問醫生。”

中國看病“無葯不成醫”,澳洲就醫諮詢服務非常重要

“在中國看病無葯不成醫。一些中國患者會覺得要是看病沒有帶回葯,就像病沒有看完。然而在澳大利亞就醫的過程中,尤其是專科就診,諮詢服務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楊博士解釋道。

“所以澳大利亞看病叫consultation(諮詢),在這過程中,看病併不等於拿葯。”

中澳對待中醫的態度和觀念不同

來自中國大陸、港台、韓國、日本等地區的人很多篤信中醫。楊博士分析說:“中國病人中80%以上的人相信中醫葯,但是澳大利亞是在西醫主導下的醫療服務,中醫葯是補充醫學或者輔助醫學。”

“中醫葯在澳大利亞是合法的,但也有行業組織法律上的嚴格治理。中葯併不在澳大利亞的全民醫保Medicare裡面。葯物福利計劃 (PBS)裡也不給中葯報銷。所以我們可以明確了解到,在澳洲併沒有像國內一樣有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案。”

所以一些人很可能無法在澳洲穫得和原來的國家完全一致的醫療方案。

中澳醫療服務在操作層面上有差異

楊博士承認,在醫療服務的操作層面上,中澳兩國是有差異的。“在醫療服務的操作層面上,熟能生巧是必然的,如果病人很多,反复重复很多次會建立起熟手的動力定性,尤其是護士。”

他舉例子說:“比如在中國,一個醫護一天可以接種兩千劑新冠疫苗。這在澳大利亞是不可想象的。中國醫院化驗室的護士每分鐘都在寀血,澳大利亞沒有那麼多病人,熟練程度不可能像中國的護士一樣。”

東西方人有不同的生存觀和代際觀

楊博士認為,東西方人有不同的生存觀和代際觀,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們對醫療制度的評判。

“東方人比較相信活著就好,讓父母活著是一種孝道。在西方沒有這個觀點。很多西方人認為活著未必好,應該是有質量地活著。子女長大後要‘反哺’父母,這是一種孝道。”

*以上內容僅代表嘉賓觀點,非本台立場

本文系SBS中文原創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如需內容合作,請來函聯系:chinese@sbs.com.au或 mandarin.program@sbs.com.au)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