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剝削是指工人未獲得他們依法應得的薪金,無論是蓄意還是錯誤造成,包括未支付足額工資、退休公積金(superannuation)、加班費、假日津貼或其他補貼。
會計軟件公司 Reckon 分析了公平工作調查專員署(Fair Work Ombudsman)2019-2020 財政年度至 2023-2024 財政年度期間五年的投訴,結果發現 9,401 間企業不符合法規,佔 2019 至 2024 年間完成調查案件的一半以上。
報告指出,過去五年間共有 17.6 億元被追回,並向工人支付。
在所有行業中,收到最多投訴的是住宿與餐飲服務業(Accommodation and Food Services)共收到 11,369 份關於工資剝削的援助請求,其中 2,553 家企業被發現不合規。
商鋪比例為每 10 萬間企業中約有 666 間被發現不合規。
但公共行政與安全部門(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Safety)行業的工資剝削商鋪比例比住宿與餐飲服務業更高。
每 10 萬間企業中有 923.3 間被發現違規,顯示行業存在大量違規行為。
行業涵蓋各級政府,包括地方、州和聯邦政府,行業亦負責執行法規和提供公共安全,包括警察、保安,以及情報和政策分析師等職業。
在公共行政與安全行業中,不合規企業平均需支付 274,884 元的補償。
至於平均追回金額最高的行業則是:礦業(Mining):平均追回 430 萬元,之後是電力、天然氣、水及廢物處理服務(Electricity, Gas, Water and Waste Services)追回 250 萬元;以及金融與保險服務(Finance and Insurance Services),有 170 萬元。
在地區方面,北領地(Northern Territory) 的工資剝削個案商舖比例全國最高,每 10 萬間企業中,就有 386 間被發現違規。
調查發現,過去五年間,企業違規的案件數上升 26.6%,由五年前的 806 宗,增加至接近 2,500 宗。
Reckon 在報告中寫道「大多數情況下,提出這些問題的是員工,而不是企業,與尋求援助 (RfA) 的數量相比,主動舉報的人數非常少」。
但報告中指,但即使有人提出援助,並不表示企業肯定做錯,只表示員工需要幫助,以確定他們是否得到了正確報酬。公平工作調查專員署 (FWO) 通常鼓勵企業在啟動正式調查之前,先自行理清問題。
Reckon 行政總裁 Sam Allert 表示,遵守工資法規不僅是符合法律,更是建立公平、有道德工作環境的基礎,有利於員工與企業。
他說:「我們的研究顯示,工資剝削問題在澳洲依然普遍存在,過去五個財政年度共完成超過 1.67 萬宗調查,其中 9,400 多間企業被發現違規。」
「這個問題的嚴重程度從 17.6 億元的追討金額中可見一斑,也顯示違規對企業造成的廣泛後果。」
「企業可透過定期檢查薪酬系統、了解行業法規,並及時處理任何差異,來保障自己免受違規風險。」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