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9年來澳的鄭賜霞 (Ada),原本只是希望在這裡讀書進修,但當適應了這邊的生活後,就喜歡了這裡,一住便住了30多年。同時,亦在澳洲開始了她在養老行業的發展。
鄭賜霞憶述在移民澳洲前,在香港其實是做一些社區發展的工作,而她當時的第一份工作,是幫香港一個山區居民爭取水電供應及改善社區設施。之後,她在獲公司升職後,便改為從事與一些大廈業主立案法團和區議會等溝通的工作。她覺得這些工作令她有機會與不同層面的人士接觸,而且亦讓她學懂如何與其他機構及人士接觸以建立伙伴關係,她認為這些都在在對她日後的工作帶來裨益。
鄭賜霞說,當她1989年來澳進修碩士課程時亦嘗試尋找工作。她形容當時找工作並不困難,來澳後一個多月,已有三份工作都準備聘請她。其中兩份均是做養老工作,而另一份則是做保護兒童的工作,而她最終選擇了保護兒童的工作。 同時,當時政府亦保送她參加四個月培訓,一邊工作、一邊學習,讓她瞭解政府在社會服務的發展和瞭解政府的架構,她形容這些課程,對她這個新移民來說,就像是一個「速成班」一樣,令她能夠掌握政府的社會服務發展策略。
不過,很可惜的是,保護兒童工作做了一年之後,她發現自己對一些個案太投入, 以致令自己的情緒感到有點困擾,未能真正享受工作的樂趣,所以,她又毅然轉往雪梨的一個華人社區組織「澳華公會」做高齡服務的發展, 從此就與高齡服務結下不解緣。
對於從事養老行業,鄭賜霞說,的確當時被許多身邊朋友問為甚麼會選擇從事有關行業,因為很多朋友都會說:『老人家經常談他們的往事,你不怕悶嗎?』
但鄭賜霞說:『我反而覺得接觸長者讓我感到十分舒服,同時,與他們傾談,亦讓我可以很幸運地在短時間內聽取很多人生智慧,因為每位長者就像一部活生生的書本一樣,讓我可以分享他們的人生。』
她又表示,她很喜歡計劃未來,她亦意識到全世界都正面對人口老化的問題,而如果自己能夠做養老行業,有份來改變將來當自己踏入老年時所需要的服務,那豈不是很有意思嗎?而她在聽取了長者們對服務的看法後,亦用來設計她負責的養老服務。其中包括引入人形機械人來輔助工作人員的工作。
因為她這樣努力不懈,鄭賜霞最近亦連奪多項養老業界的大獎,包括被譽為養老業界的奧斯卡金像獎的「全球高齡影響力人物」大獎及由香港黃金時代基金會主辦首屆的「智齡世代環球之星」獎項。
對於自己能夠連續獲得外界承認她的努力,鄭賜霞說:『當然是覺得開心,但我認為這些獎項,不應該是屬於我個人擁有,而是因為有一個團隊(一起努力)而獲得的。 我亦很幸運,在以往那麼多年在高齡服務的工作,我都遇見許多同路人,他們都很有愛心、很有理念和一團火, 大家都努力為長者爭取福利而工作。而這些事如果只有自己一個人做,是沒有可能發生的。』
她又認為,讓長者能夠很優雅和有自尊地老去和生活,是一個很基本的需求,這亦跟她以往作為一名社工的價值觀十分相似,而她認為,能夠將自己的價值觀、理念、自己的信仰和做人宗旨結合在一起,又獲得其他人認可,這對她來說是一件令她感到十分開心的一件事。
相比她最初投身於澳洲的養老業後,她又認為現時澳洲,特別是在對華人養老業的改變又有多少?要改善高齡服務又有沒有些甚麼困難呢?而政府改善對高齡業界員工的薪酬,對於作為養老業的管理階層,她又是否認為會對院舍或他們的財政帶來壓力呢?詳情請大家收聽這節【人物誌】。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