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家等你Call】髖關節及膝疼痛常因退化造成 療法需視情況而定

pexels-towfiqu-barbhuiya-3440682-11509788.jpg

雖說很多時髖關節疼痛可能和退化有關,但其實也有其他原因造成痛楚。 Credit: Pexels/ Towfiqu barbhuiya

在今天的【醫家等你Call】talkback 環節,溫楚良邀請到雪梨痛症科專科醫生吳冠東醫生 (Dr Tony Kwun Tung Ng) 擔任嘉賓,講解造成一些退化性痛症,如髖關節及膝疼痛的原因和舒緩的方法。


收聽完整播客系列

醫家等你CALL

據吳冠東醫生說,雖說這些是「退化性痛症」,但患者也並非一定是長者,例如年紀大很可能是關節退化,但有些年輕人可能是軟組織首先退化或者受傷,包括圍繞住關節的韌帶,或者肌肉和跟腱受傷這都可以造成疼痛。
pexels-cottonbro-7339492.jpg
有時候運動過量,超過自己所能夠承擔的負荷,也會引起疼痛。 Credit: Pexels/ cottonbro studio
但吳醫生表示,適當及有序的運動對骨骼關節痛的治療一般都是很重要的一環,但是有時候一些運動並不適合某些已經有髖關節或膝關節疼痛的病人做,或某人當時的狀態不適宜做某些運動,因此,他認為大家要有「自知之明」,或可跟一些專業教練查詢及設計適合自己的運動訓練計劃。

除了適當運動,控制體重及良好飲食習慣也是最基本的保養方法。吃止痛藥可以減低痛楚但要注意利弊。更換關節手術對晚期關節退化是很有用,但是還有射頻療法、冰凍消融術及增生療法這些非手術的療法,能有效舒緩痛楚,甚至有機會改善關節退化的情況。

吳醫生也接聽了聽眾的來電,討論到針灸和肩膀疼痛、抽筋可否服用鎂片來到幫助等問題。

請收聽這節由溫楚良主持的【醫家等你Call】。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X 專頁Instagram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