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高考有关的几个瞬间——虞美丽

我总是说,澳洲的轻松教育是一个表象,它只是不鼓励外来压力的逼迫型学习,但是对于一个有自己有目标的孩子来说,压力一定是有的,但是这种压力更多的是来自内心的动力。(文/虞美丽专栏文章谢绝转载)

HSC Students

Source: AAP Image/Brendan Esposito

今天早上,新南威尔士州的七万七千名考生收到了他们的HSC成绩,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甚至不需要起床就可以看到结果,因为成绩会首先以短信或者电邮的形式发放,然后才是书面的成绩单陆续到达。

而在这之前一天,各个单科的状元名单已经出笼。悉尼晨锋报甚至在更早一天推出了专栏文章“What happens after you get a disappointing HSC result”,为即将到来的HSC放榜吹风,我理解的文章主旨就是我们曾经很熟悉的口号:榜上无名,脚下有路。

——无论我们如何评价高考,这个大多数年轻人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大事件,还是就这样如期发生了。

说起高考,对于很多从中国来到澳洲的第一代移民来说,2017年其实是个很值得纪念的年份,尤其是12月。40年前的1977年,刚刚经历了文革的中国做出了恢复高考的决定,并于当年的12月举行了第一次考试,当年应考的有570万考生——2017年这个人数达到了940万。

因为是关闭了11年之后重新开启的高考大门,当年考生的年龄跨度非常大,从13岁到30多岁,这些人可能来自山村,工厂,矿山或者营房,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不能找到一本用来复习的课本。那一年他们中有5%的人被录取,这5%的人的命运从此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这是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唯一一次在冬天举行的高考。组织者虽然仓促,参加者还心存盲目,但是这个高考终归是标志着改变,意味着希望,普通人实现阶层流动的通道再次被开启;那些考不上和没有动过考试念头的,在之后的岁月里,一点一点看见了当初的选择不同,带来的迥异人生。
1977年上海恢复高考时的情景
1977年上海恢复高考时的情景 Source: Supplied

时光荏苒。

90年代初的一个夏天,我的高考已经结束一个多月了,成绩还没有出来。虽然这个暑假是高考结束后一个真真切切的清闲暑假,但是心情一点儿也不轻松。放榜的日子临近了,我的好朋友在全省的高招办托了关系,可以第一时间帮我们查询成绩,而不必等到成绩发送到学校。临近放榜那几天,我每天心神不定。电视里播放着暑期档回放的热门电视《我爱我家》,全家人在宋丹丹的京片子里笑得前仰后合,这时候电话铃响了,我第一个冲过去接了电话,是一个同学告诉我她得到的当年的录取分数线,比我预估的高考总分足足高出20分!

我心情压抑地回到电视机前,我那大大咧咧的妈妈一点儿没有注意到我的变化,全家人继续嘻嘻哈哈地看电视。我静静地坐在那里,独自失神,觉得前程一片灰暗,甚至不知道怎么和家人说。

大概过了半个多小时,电话铃又响了,我一点儿也没有心情接电话,是妈妈一边乐,一边走过去接了,然后我就听到妈妈在说我的高考成绩,原来是我的分数也被打听出来了——居然,正好是录取线的分数!

我压抑了半个小时的心情猛的一松,上去抱着妈妈的脖子,哇的一声哭了。

那是高考恢复之后不到20年的功夫,中国的高考已经成了千军万马闯独木桥的局面。从进入校门的第一天起,我们的人生目标就被设定是高考;从中学开始,我们就没有了体育,音乐,和美术等所有“没有用处”的课程;我不会做饭,也不用做家务,读课外书更不可能,金庸小说我都是包着物理书的书皮偷看的。我的同学们也和我差不多,任何一点儿可能的时间,都会被父母或者老师叮咛:快学习去。

即使我工作之后很多年,遇上有压力的时候还会梦见高考。我还记得我在走出高考考场的那一刻,看着眼前川流不息的人群,心中漾起了迷茫:高考结束了,那我的生活的目标在哪里?
2016年某考点的霸气标语
2016年某考点的霸气标语 Source: Supplied

时间来到2017,今年我的大女儿参加高考,而且今天是迎来结果的日子。

昨天晚上女儿有点儿心神不宁。考试那两天她有点儿小状况,她认为自己是没有发挥好的。虽然说HSC的考分只是最终成绩的一部分,但还是不能免去她觉得功亏一篑的失望。

幸好这小小的不快马上就被随之而来的各种派对,出门旅行,以及找工作打工这样的忙碌冲散了。

今天早上6点刚过,女儿就冲进我的房间报告喜讯,每一个成绩都达到了她的预期——这是我们一直以来灌输的观念,没有辜负自己的努力就好。

然后女儿就去和她的同学们去各种聊天感慨了,我几乎插不进话去。电话里听到她的同学说凌晨三点还睡不着觉——可怜的孩子,谁说澳洲高考没有压力?

我总是说,澳洲的轻松教育是一个表象,它只是不鼓励外来压力的逼迫型学习,但是对于一个有自己有目标的孩子来说,压力一定是有的,但是这种压力更多的是来自内心的动力。

(下一期我再具体谈谈,澳洲高考的压力和动力到底来自哪里。)

只是今天,我欣慰地看到女儿得到了她想要得到的结果,拥有了她可能拥有的选择。这几乎是一个考试可以拥有的全部意义。

它不能占据生活的全部目标,不能否定人生的全部可能。

我很庆幸,在澳洲这个地方,高考终于找到了它应该有的定位。它是一个很重要的考试,也仅仅是一个考试而已。

2017.12.14(文/虞美丽专栏文章谢绝转载)

分享

1 min read

Published

Updated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