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澳大利亚十年后,许多在原来国家担任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士的难民,仍难以找到同样水平或者使用相应技能的工作。
根据澳大利亚家庭研究所(AIFS)的一份新报告,揭示了难民在澳大利亚劳动力市场立足所面临的种种挑战,一些人正在经历“职业降级”。
该报告主要作者约翰·范·库伊(John van Kooy)接受SBS新闻采访时表示:“我们了解了他们来澳之前从事的工作,我们称之为‘职业降级’,这意味着一些来澳之前从事专业和管理工作的人,比如在商业、人力资源、信息技术等领域,即使在澳大利亚居住了十年,也往往难以重新获得相同水平的就业或职业地位。”
这项研究调查了约2400名自2013年获得第一份签证的人道主义移民,大多数来自伊拉克、阿富汗、伊朗和缅甸,这反映了当年的人道主义接受情况。
就业情况
根据这项研究,在抵达澳大利亚之前,30%的就业女性和19%的就业男性从事管理或专业工作。十年后,这一比例分别降至17%和10%。
曾在原来国家从事商业、人力资源、市场营销和信息通信技术的男性,在澳大利亚十年后,只有半数从事技术员、技工或机械操作员的工作。
女性方面,曾任管理或专业职位的女性中,超过三分之二(67%)在澳没有有偿工作,其他的女性了大多数从事护理、清洁、教育助理或销售助理等工作。
范·库伊指出,在这一时间跨度期间,有五岁以下子女的家庭中,女性就业概率比男性低了84%。
该研究发现,在抵澳十年后,仅39%的女性和63%的男性仍在工作。在没有找到工作的人中,仍有33%的女性和41%的男性表示希望有工作。
范·库伊表示,难民面临诸多挑战,包括语言障碍,掌握英语较快者可能更快找到工作;此外还有澳大利亚对技能和学历的认可问题。
潜力
这项研究援引了2024年由非营利组织国际定居服务机构(SSI)发布的一份报告的数据。该报告估算,如果所有移民和难民都能从事匹配其技能水平的工作,澳大利亚经济每年可增加90亿澳元的产值。
该机构战略关系主管戴恩•摩尔斯(Dane Moores)表示,澳大利亚近半的永久移民从事的工作低于其自身技能水平,而人道主义移民更有可能没有充分利用他们的技能。
“许多难民带着多年的专业经验和有用技能来到澳大利亚,但他们所面临的系统却贬低了他们的专业技能,并在正式承认他们的资格方面设置了不必要的障碍,”他说。
“他们不仅具有坚韧与决心等个人素质,还带来澳大利亚急需的专业技能——比如在医疗、教育和工程等领域。然而,许多人的技能都被浪费了。”
范·库伊表示,澳大利亚的技能与学历认证体系已有改善,但是“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联邦政府去年对移民系统作出重大改革,部分改革针对技术移民,以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
“我们都在蒙受损失”
范·库伊表示,这项研究显示,大量拥有高学历与丰富经验的难民,抵澳后,若要进入劳动力市场仍需较长时间。
“如果我们没有充分利用这些人的能力,或者他们无法找到相应的工作岗位、实现自己的职业抱负,那么我们都在蒙受损失。”
“这是一项长期投资,我们需要与他们长期同行。”
“定居并不是只是在刚到澳大利亚的两三年里,而是一个终生过程,我们需要考虑到这个时间框架。”
他还指出,难民的经历和背景各异,但很多人展现出强大的韧性,“许多难民经历了创伤性的旅程,常常是在第三国或难民营度过了很长的时间。当他们来到澳大利亚时,已积累了经验和韧性,这对经济来说是一笔资产;但对曾遭遇创伤的人来说,也可能带来困难”。
尽管如此,范·库伊表示,在所研究的这十年期间,超过五分之一的受访者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或成为自雇人士,这一比例甚至高于澳洲本地出生人口的自雇率。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们难以进入开放的劳动力市场。
“但这确实表明,难民群体具有韧性,他们会尽一切努力谋生、养家糊口,在澳大利亚争取更好的未来,”他说。
欢迎下载应用程序SBS Audio,订阅Mandarin。您也可以通过YouTube、Apple Podcasts、Spotify等平台随时收听SBS普通话音频内容。请在YouTube、X、Instagram、微博和微信平台关注SBS中文,了解更多澳洲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