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培育肉上餐桌”的新闻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在澳大利亚,初创公司 Vow 通过提取极少量动物细胞,在生物反应器里为细胞提供营养,让它们自然生长成肉质组织。
将培育肉(cultured meat)称为“人造肉”其实并不准确,因为这种肉并非人造肉或植物肉,而是真正的动物细胞,只不过生产方式从农场转移到工厂。
Kitchen by Mike餐厅主厨迈克·麦克纳尼(Mike McEnearney)介绍说,这款培育鹌鹑肉与黄油混合后,风味浓郁细腻,“吃起来就像鹅肝酱(pâté)一样”。
Vow 是澳大利亚首个获得批准销售培育肉的公司,也让澳大利亚成为全球极少数允许这种食品上桌的国家之一。
而据中国媒体报道,中国高校南京农业大学也在对培育肉进行研究。
这种培育猪肉由机器“打印”生成,并用生物墨水模拟猪肉的颜色和纹理。
南京农业大学特聘教授、实验室主任周光宏说,3D生物打印细胞培养肉技术已经成熟,无论是形状还是肥瘦比例,都可以实现个性化设定。
培育肉?植物肉?
培育肉是把细胞置于培养皿中,让细胞增殖以长成动物性的“肉”;而植物肉则是从大豆、豌豆等植物种提取蛋白质,再模拟肉的味道和口感。
亚洲菜式中利用植物肉入菜历史悠久,您可以很容易找到素鸡、素鹅,由面筋制成的素卤味等。
以植物肉为代表的视频科技行业一度成为资本追逐的焦点,美国第一家植物肉上市公司Beyond Meat市值一度高达120亿美元。但据报道,今年五月,该公司的市值与巅峰时期已蒸发95%。
中国明星关晓彤也一度因宣传植物肉水饺而引发争议。在视频中,她宣称植物肉可以保持身材,并比真正的肉有营养。此举遭到众多网友批评。
欢迎下载应用程序SBS Audio,订阅Mandar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