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剧本杀讲华人历史:墨尔本剧团“穿越”孤岛上海

0.jpg

Credit: 剧说工作室

1939年,孤岛时期的上海,各方势力涌动,中国前景不明。 而让来自不同背景、生活在澳大利亚的人们走进这段历史,亲身体验这段申城传奇故事,是华人导演、编剧Pandaren Peng的目标。 他尝试把风靡中国的剧本杀与话剧做结合,用沉浸式话剧的形式在澳华历史博物馆重现民国时期的上海。 而观众们的每一次选择,都有可能改变故事的走向。(点击上方收听音频)


1939年的上海,一场晚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孟师傅——一个曾经鼎盛家族的最后顶梁柱,正在筹备自己的盛宴。他是一位名医,掌握着制作磺胺的秘诀。

而作为一种比黄金更珍贵的灵丹妙药,磺胺引发了各路势力的明争暗斗。

是华人导演、编剧Pandaren Peng创作的《申城1939》(Shanghai1939)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11.jpg
Credit: 剧说工作室
Pandaren来自中国上海,他告诉SBS中文普通话,从小对“上海孤岛”各种故事的耳濡目染、来自祖辈的传奇故事,是他创作这样一个上海故事的初衷。

“历史上的上海孤岛时期是在1937年到1941年,战后上海有多方势力,又有多政府的环境,上演了许多爱恨情仇和传奇故事,”他说。
从小爷爷会讲故事,讲哪个家族比较在社会上有影响力、为什么有势力,一些道听途说的野史,老人们都津津乐道,我就把它放在里面。
与传统的话剧形式不同,Pandaren所在的剧说工作室把这部作品与风靡中国的剧本杀结合起来,以沉浸式话剧的形式进行演绎。

这意味着,观众需要换上角色服装,与演员进行互动。每个观众都能根据自己的故事线做出选择,并影响整个故事的走向。
1.jpg
Credit: 剧说工作室
“如果是看话剧,只是视觉上的感受。但沉浸式互动的体验会让观众能从多个角度体验中国文化。”

《申城1939》中文版已经成功上演,这一次,Pandaren推出了英文版本,希望借此让澳洲更广泛的社区体会这段传奇故事,并在阵营游戏中体验到华人文化。

《申城1939》将于本周六(8月2日)在墨尔本澳华历史博物馆(Museum of Chinese Australian History)与观众见面。

Pandaren介绍,这不仅是因为在很多澳大利亚人心中,坐落于唐人街的博物馆本身是华人历史和文化的象征;也因为这里的实际景观和布局与故事背景契合,能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感受。
2.jpg
Credit: 剧说工作室
为了应对澳洲本地观众可能对中国近代史的不了解,Pandaren说,他弱化了剧本的历史元素,而增加了游戏性和互动性。

Pandaren补充说,作为身在澳洲的创作者,他看到了借助剧本杀这样的流行文化扩大华人文化影响力的机会。

“通过告诉一个人,你传达的信息永远是最少的。不如让他们亲自、多角度体验。”

“他们能够听到古琴声,能品尝绿茶,能闻到白兰花和焚香的味道,这些都是华人文化的点点滴滴。”

请点击收听音频:
欢迎下载应用程序SBS Audio,订阅Mandarin。

您也可以通过YouTube、Apple Podcasts、Spotify等平台随时收听SBS普通话播客,在 YouTube, Instagram,微博和微信平台关注SBS中文,了解更多澳洲新闻。


分享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用剧本杀讲华人历史:墨尔本剧团“穿越”孤岛上海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