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澳洲安聯保險(Allianz Australia)最新研究,受訪者超詔2000人,有59% 員工 表示他們曾經歷與工作相關的心理壓力,主要源自於工作量過大、會議過多與嚴格的截止日期。
近80%的員工及近66%的管理人員認為,他們所任職的工作地方未能有效實行健康的職場文化。
有78%的主管表示,在改善工作倦怠方面,有系統性障礙令情況惡化,包括:缺乏時間與資源、缺少合適的科技工具,以及與其他工作優先事項發生衝突。
雖然澳洲已通過新的「離線權」法例(right-to-disconnect laws),19% 的員工認為科技讓他們難以真正遠離工作,而25%的人 則表示生活成本壓力影響他們的工作表現。
平均而言,澳洲員工每星期花 3.31小時在被認為「不必要」的工作或會議上,且 32% 的人表示,由於工作繁忙,他們無法得到適當的休息。
約有273萬名澳洲人 正考慮在未來12個月內辭職。
研究發現,工作以外亦有很多問題加重員工壓力,78%的員工表示,家庭責任沒有得到平等分擔,81%的員工缺乏可靠的支援網絡來幫助完成日常事務, 如照顧孩子或接送孩子等。只有 27%的員工會安排固定的個人時間來維持身心健康。
此外,僅有極少數主管認為他們的職場能妥善照顧工作父母與照護者的需要。
有36%受訪員工要求公司為管理人員提供更好的培訓以支援他們的健康,34%認為要減少不必要的工作和會議,30%指每月或每季定期舉辦心理健康日。
安聯的內部數據顯示,在2021至2025財政年度間,與心理壓力有關的賠償申請增加 28.4%,而每宗個案平均休假天數也上升10%,達到 81天。
安聯行政總經理皮特曼(Mark Pittman)表示:「我們的理賠數據顯示,心理壓力與工作壓力是第二大心理健康賠償主因(佔 34%)。」
他續指,雖然安聯致力於支援因工作壓力受到影響的勞工,但最好的是先預防。
安聯澳洲心理健康策略經理卡塔納克(Brianna Cattanach)表示,澳洲企業需以整體方式來看待員工的身心健康。
她指領導者可透過合理工作設計內容來支援員工,包括可控制可負擔的工作量;讓工作需求有自然的起伏; 在工作時間內提供充足的復元時段;訂立下班後「離線」的明確規則。
卡塔納克表示,措施應輔以管理人員培訓,讓他們了解如何養成健康的職場習慣,以及如何「以同理心應對工作相關的倦怠和精神困擾」。
關注工作心理健康的團體 TANK 的共同創辦人威廉斯(Helen Lawson Williams)指,工作倦怠表現因人而異,但不應該被視為職場的常態。
她指員工可以先察覺自己壓力與恢復的平衡,例如感到疲憊、焦慮、易怒,或對工作漸漸失去興趣。
她建設在問題惡化前要說出來,並具體說明是什麼讓自己難以減壓或恢復。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X 專頁、Instagram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