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衝突?】政府經濟圓桌會議結束財長與影子財長現衝突

ECONOMIC REFORM ROUNDTABLE

財長查默斯表示,經過29小時的對話,並由接近330名(327)與會人士的發言後,令政府確定了十個「改革方向」。 Source: AAP / MICK TSIKAS/AAPIMAGE

政府一連三日在坎培拉國會大樓舉行有關如何提高澳洲人生活水平及改善澳洲的生產力圓桌會議昨天(8月21日)正式結束,, 究竟但他們提出了些甚麼意見?


政府一連三日在坎培拉國會大樓舉行有關如何提高澳洲人生活水平及改善澳洲的生產力圓桌會議昨天(8月21日)正式結束,財長查默斯(Jim Chalmers)在結束會議時,亦感謝來自商界、工會和民間組織領袖的貢獻。與會代表來自的行業包括銀行、大學、採礦業和退休金行業,而他們討論的焦點,包括人工智能及建築業等問題。

同時,由於會議的討論內容需要保秘進行,所以與會者是不能攜帶手機進場,但據財長查默斯表示,經過29小時的對話,並由接近330名(327)與會人士的發言後,令政府確定了十個「改革方向」。

查默斯表示:『這十個改革方向首先是朝著一個單一的全國市場邁進,亦是改善及實現聯邦制度走向現代化;其次是簡化貿易及改革關稅;第三是改善監管及減少監管所帶來的混亂;第四是加快國家重點領域的審批;而第五是要加快建造更多住房。』

至於其餘五個改革方向分別是:將人工智能作為國家優先處理事項、吸引資本及部署投資、打造一個有技能而適應能力強的勞動力隊伍、改善稅務制度及將政府服務現代化。

財長亦提出一些政府認為可以盡快實施改革以提高生產力和改善經濟的領域。包括廢除低效率或繁重的關稅,減少在房屋架構的官僚制度並加快全國環境法下的審批流程。

同時,工業部長艾爾士(Tim Ayers)表示,還將加快國家人工智能(A-I)計劃,但目前仍然不清楚會否引入專門針對人工智能的法律。

查默斯亦指出,他亦會推動向電動車駕駛者收取使用道路費,因為會上有許多人認為,電動車駕駛者不需要繳納燃油附加稅。而查默斯表示,雖然現時仍然未有最終的收費模式,但他亦會與新州財政廳長穆克希(Daniel Mookhey)、聯邦基建部長金卡芙蓮(Catherine King)及其他部長合作,組成一個小組,並會在下個月(9月)5號與各州及領地的財政廳長會面,共同完成一份各州的方案。

而總理艾巴尼斯在會議開幕致詞中承諾,將與各方努力達成共識,以實現經濟、社會政策及環境上的政治變革,他又指,如果大家能夠攜手合作,就更有可能取得成功。

其實,除了以上提及的討論內容之外,會議每天均有不同的討論議題,首日的會議主要是討論提升澳洲勞動力的技能。與會者認為企業需要在培訓員工方面發揮作用,但在如何激勵僱主做這方面的工作卻存在分歧。

澳洲商會總監布萊克(Bran Black)表示,工會曾提議向僱主收取稅項用來培訓員工,但商界則傾向於用激勵措施,鼓勵僱主招收更多學徒。

至於在星期三舉行的第二天會議,與會者則討論了簡化住房審批監管的程序,而這個建議,亦獲得廣泛的支持。

財長查默斯亦承諾,削減官僚制度會實現「雙贏」的局面,而商界及工會在這個問題上亦達成一致共識。

房屋部長歐妮爾(Clare O'Neil)對暫停執行《國家建築法規》(National Construction Code)的建議亦獲得廣泛支持。有關建議,是在「房屋協議」持續至2029年中期的有效期內暫停執行,同時,法規亦設定了需要建造120萬套新房的目標。 而暫停執行有關法規的主要目的,是要加快建造房屋的速度。但法規中涉及防火等安全問題的規定,將不受影響,而政府亦不排除會對有關法規作更廣泛的修訂。

其實,澳洲全國建築業協會(Master Builders Australia)一直推動政府對一些「非必要」的變更進行檢討,包括對電動車充電的要求,因為他們認為這些變動,會增加建造新房屋的成本和複雜性。

但澳洲社會服務理事會總監戈爾迪(Cassandra Goldie)則擔心改變會導致房屋的質素下降。

另外,工會、僱主團體及環保界人士都表示對何華德時代提出的《環境保護及生物多樣化保護法》進行改革,因為大家都認為該法例已不合時宜,並敦促政府制定一項新法例,以便為從採礦到住房等項目提供更快的決策速度。

與此同時,科技界和工會亦會合作開發向使用一些原創內容來訓練人工智能的模型,來給予原創者報酬。

至於在昨天最後一天的會議上,則重點討論了稅改及如何令財政預算案達致可持續性。

聯邦政府在5月的大選中承諾,不會改變現時的負扣稅和資本增值稅的安排,但在會上,與會人士均主張要在這方面進行改革。究竟他們又提出如何改革?

另外,昨天亦出現一個小插曲,就是財長查默斯和反對黨財政事務發言人奧布萊恩之間卻發生了衝突。詳情請收聽鄺美玲和梁焱剛的報道。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X 專頁Instagram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正面衝突?】政府經濟圓桌會議結束財長與影子財長現衝突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