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供應問題】細家庭霸大屋加劇危機?圓桌會議將討論取消負扣稅

FEDERAL BUDGET 2025

Australian Treasurer Jim Chalmers during early morning interviews at Parliament House in Canberra, Wednesday, March 26, 2025. Australian Treasurer Jim Chalmers yesterday handed down his fourth budget. (AAP Image/Lukas Coch) NO ARCHIVING Source: AAP / LUKAS COCH/AAPIMAGE

政府今日將舉行最後一日的「經濟改革圓桌會議」,預計重點討論「負扣稅」等改革,亦有最新研究則顯示,澳洲「小家庭住大屋」的比例過高,建議政府應立法推動更多小家庭縮小居住規模。


雖然政府在5月的聯邦大選中曾承諾,不會對「負扣稅」和「資本增值稅」作出重大調整,但預料今日出席會議的人士,仍會積極表達他們對改革相關稅務制度的支持。

詳盡錄音:


據了解,工會代表將提出一套完整的改革方案,其中包括建議政府將「負扣稅優惠」的適用範圍限制於一間投資物業,並希望相關立法能至少維持五年。同時,亦將建議政府針對年收入超過100萬元的人士,設立至少25%的最低稅率。

新南威爾士大學稅法科副教授博卡貝拉向澳聯社表示,他認為圓桌會議最後一日的焦點,應集中討論現行稅務制度是否能為澳洲帶來更好的未來,政府亦需審慎考慮是否應對資本增值稅和負扣稅等政策進行改革。

博卡貝拉指出,目前的稅收制度在部分方面確實仍然不公平,最大的問題是資本增值稅的折扣優惠。

因為這類政策的主要受惠者往往是最富有的人士,而他們本身並不需要獲得高達五成的減稅優惠。
新南威爾士大學稅法科副教授博卡貝拉

他又強調,住屋問題的可持續發展與公平性密不可分,而現時澳洲仍然存在跨世代的不公平現象,持續影響社會。

博卡貝拉認為澳洲確有需要以可持續的方式推動稅務改革,並強調若政府真正改革「負扣稅」,不應受到批評。

格拉頓研究所行政總裁薩薩納帕利,今日預計會就「改善稅收制度的可能性」發表演講。

財政部秘書長威爾金森,則會就另一項重點議題──澳洲財政預算案的可持續性──發表講話,探討如何提高政府服務質素及改善效益。


財長查默斯在昨日的會議後表示,與會人士均希望政府改善房屋建築的規管,而會議亦就經濟改革達成一定共識。

查默斯指出,當局已經制定了減輕企業負擔、簡化繁文縟節及加快住房建設的宏大計劃,但仍希望在能力範圍內,能夠推展更多工作。

生產力委員會則表示,影響本地生產力的一個主要因素,是「國家建築規則」為業界帶來沉重的工作負擔。查默斯強調,當局必須提升建築業監管效率,同時確保相關標準不會對業界及社會造成不利影響。

政府需要改善規則以確保其有效性並縮短審批時間,但亦不能放棄對社會與環境的責任,必須尋求方法加快建築審批,以應對當前經濟需要。
財長查默斯

此外,獨立議員斯潘德指出,本地約六成移民未能充分發揮工作能力,情況主要集中於建築業等關鍵行業。

同時,最新研究則顯示,澳洲「小家庭住大屋」的比例過高,但現時房地產市場仍以供應大家庭為主,未必能切合實際需要,建議政府應立法推動更多小家庭縮小居住規模。


房地產研究公司Cotality最新的研究數據顯示,大部分澳洲家庭仍以一至兩人為主,但現時住宅仍多數為至少三至四間房。而無子女夫婦、空巢家庭以及獨居人士,佔全國家庭總數的61%,顯示家庭人數與住宅房間數量的比例正明顯失衡。

研究負責人奧雲(Eliza Owen)向澳聯社表示,她認為政府現正推動的住屋改革,或許正是解決該潛在問題的契機。

她建議政府可考慮取消印花稅,以降低「大屋搬小屋」的成本,並引入更廣泛的土地稅,以提高「小家庭住大屋」的居住成本。

(這些政策)或許在政治上並不受歡迎,但經濟學家普遍認為,相關改革有助提升本地房屋市場效率。
Cotality研究負責人奧雲

奧雲補充,目前數據亦顯示澳洲有大量65歲以上的長者正面臨「空巢」問題。

她指出,若能推動更多長者搬離現有大屋,將能為年輕一代釋出更多住房空間。

她又表示,徵收較高土地稅等措施,實際上會推動低收入而仍住在昂貴大屋的人士縮小居住規模。但她亦承認,僅依靠稅務政策,難以有效鼓勵民眾「大屋搬小屋」。

雖然政府正計劃於大城市內優越地段興建更多公寓住宅,以吸引小家庭入住,但奧雲認為,即使有這類新供應,年輕家庭仍難以負擔動輒逾百萬的房價。她強調,這並非一個容易的轉變,但若能配合稅收改革,仍有機會提升大城市房屋的入住水平。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X 專頁Instagram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