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ter在去年息口仍處於低位時,決定將自住物業拆卸重建,但他向SBS中文廣東話節目表示,原定今年內有望完成的工程,但因應全國建築工程的嚴重延誤問題,其物業的工程亦最少可能會延期至少四至六個月。
「我在2021年六月簽約,因為我間屋屬於五十年代(興建)、比較舊的平房,已出現長期的維修問題—例如漏水,修整多次亦無法完善。」
「於是我在去年利息還是比較低時決定全屋拆卸重建,基本上是將原屋拆走,從新下地基及從新建造。」
Lester指,當時他亦有聽說,木材方面正缺貨,但他則沒有聽到出現人手問題。
「清拆的工程由今年一月開始,但到了七月才剛剛完成新屋的支架及屋頂,磚塊亦已運往工地,但就沒有人開始砌。」苦主Lester
「原本合約就寫四十八個星期完工,但由於(新州)下大雨等問題,都已預計工程會延期。」
「我在面書(Facebook )上看到其他人(的分享),全屋重建的完工期大約十二個月左右,但以現在的情況估計,(新屋完工程)可能要十六至十八個月。如果順利的話,相信至少亦要延誤四至六個月。」

Lester指:「清拆的工程由今年一月開始,但到了上個月才剛剛完成新屋的支架及屋頂,磚塊亦已運往工地但就沒有人開始砌。」 Credit: Ondrej Deml/AP
「情況視乎工程的大小,亦視乎個別公司是否有材料缺貨或是否容易請人等問題。」
「我估計大工程可能要延期數個月,對小工程的影響相對較小,但相信耽誤亦在所免難...估計這樣的情況在未來一年半載內難以改善。」新州建築商區龍
區龍亦指,人手問題嚴重,部份是出於疫情期間行內的整體人手流失比率亦相當高。
「疫情期間有些人可能已轉行,你想要找他們回來工作亦不容易。」
而Lester指他的情況已算是「幸運」,因他亦得知有同樣正進行工程的朋友,被迫接受要自費支付額外的建築成本。
「我們(與建築商簽定)的合同,是已定價的合同,根據合約我們就不需要再付額外的費用。」
「我亦聽到一位做律師的朋友表示,由於成本價格飊升,其建築商亦要面臨破產。」
「對方向我的朋友表示:『若你不願意額外再給錢,我就要破產,而你的建築工程就要交由其他建築商接手,到時你還是要按現在的市價付費。』最終雙方還是要協商如何一人讓一步完成工程。」苦主Lester
「幸好這些問題暫時未有發生在我身上。」
由於要全屋重建的關係,Lester與家人亦不得不暫時要租屋居住,而他表示,雖然工程時已留下額外預算,但目前工程延誤情況,仍然會為他帶來巨大壓力。
「目前租金其實亦升了不少,而家我因為無屋住,所以亦要租過另外一個地方暫住,若果工程延誤,即等如我的租約亦要延長,這也是一筆可觀的數目。(加上)現在又開始加息,其實壓力的確亦是頗大。」苦主Lester
雖然人手問題可能短期內難以解決,若只涉及原材料問題,有客人亦可能會考慮自行買料。
區龍認為這個亦不失為可以考慮的做法,但他認為,一般而言,與物料供應商相熟的建築商難以獲得的材料,估計客人自己亦未必容易買到。
對於工程延期問題,區龍認為目前客人可以處理的選項已不多,建議若非緊急情況,不妨等一下才開始工程。Lester亦認為,若果他早知會出現嚴重,可能亦會延遲展開重建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