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澳洲工業面臨消失風險?】報告:中國搶佔冶煉業衝撃七萬本地職位

Industrial smoke

澳洲有報告警告中國近年積極搶佔冶煉業,可能會導致澳洲約7.3萬個相關工業崗位消失;投資顧問向本台解釋,在各國爭取「先進產業」的背景下,冶煉業有其重要戰略位置。 Source: Flickr / Flickr/Xenja Santarelli

澳洲有報告警告中國近年積極搶佔冶煉業,可能會導致澳洲約7.3萬個崗位消失;投資顧問向本台解釋,在各國爭取「先進產業」的背景下,冶煉業有其重要戰略位置。


澳洲麥基爾研究所(McKell Institute)最新報告警告,隨着中國加大對國內製造業—尤其是金屬精煉及冶煉業等投資,澳洲的金屬精煉及冶煉崗位正面臨全面的嚴重威脅。

足本錄音:

該報告更特別點名南澳港口城鎮Port Pirie,研究預計,若當地冶煉廠關閉,居民及家庭或將遷離區內人口可能在首年減少11%、約2,000人。研究所的行政總裁卡瓦諾(Ed Cavanough)警告,Port Pirie冶煉廠等工業支柱對地區社區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報告亦認為,2019年,中國在工業補貼上的投資估計達4,070億美元,使其能以低於成本價生產精煉金屬,並以廉價產品充斥全球市場,對包括澳洲在內的競爭對手構成長期威脅,報告亦以「激進」形容有關的工業補貼規模,指其比例或超越中國的國防開支。


本周早前,澳洲聯邦政府、南澳及塔州政府,已共同向 Nyrstar Australia 提供總額1.35億元的紓困資金,挽救該公司位於Port Pirie及塔州荷伯特的冶煉廠。

但亦有專家提醒,政府的紓困只為短期方案,澳洲政府應制定全國統一策略,保障依賴冶煉業的地區社區,避免陷入「頭痛治頭」的惡性循環。

中國多年來搶佔治煉業有其戰略性考慮

CoWealth Partner 理財會計師曾耀韜(Max)向本台節目【寰宇金融】分析,報告提及的中國工業威脅,並非單純針對澳洲,而7.3萬治煉業崗位僅佔GDP約0.5%,對澳洲整體經濟的影響雖然有限,但若因行業性萎縮引發「結構性失業」,或對社會有更深遠影響。

他解釋,報告中提及中國搶佔治煉業的發展存在已久,但近期,多家研究機構陸續發布關於冶煉及鋼鐵產業的專題報告,相信是在當前各國政府對企業及補貼安排前進行的遊說工作有關。


「中國於2000至2001年間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已不斷搶佔這些主要金屬的全球市場佔有率。」

「但於2020年開始,其市場佔有率增長已放緩,北京亦已將投資重心轉移,不再是擴大市場份額、而是提升冶煉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追求更高端的產業升級。」

目前發展正設合「中國製造2025戰略」,即北京正擺脫以住的世界工廠的角色、決定生產高端技術產品, Max 指,控制冶煉業更是北京掌控全部產業鏈的關鍵環節,不能在此環節上「假手於人」。
CHINA AUTOSHOW CAR EXPO
德國汽車製造商寶馬,因被指在上海車展的Mini展示攤位免費派發雪糕(冰淇淋)的安排上歧視中國人而致歉。 Source: EPA / ALEX PLAVEVSKI/EPA
Max以鋰電池為例,分析該產品的產業鏈該可分為三個階段,包括:
  • 上游階段—採礦階段,即直接從地下開採礦石;
  • 中游階段—冶煉及精煉過程,如將礦石轉化為碳酸鋰等中間產品;
  • 下游階段—最終產品製造,如鋰電池生產及應用於電動車等高精密製造業。
Max認為,中國亦必須確保,能自主控制尤其是在冶煉及先進製造等中下流領域,以免「受制於人」。

「中國擔憂若關鍵技術和生產環節由外國掌控,將限制自身產業自主權與安全,故積極推動上游、中游、下游全鏈條一體化發展。」

「澳洲製造業的未來計劃」難中國比擬?

雖然澳洲政府同樣推動「Future Made in Australia」計劃,但Max亦強調,「中國製造2025」的投資額以萬億人民幣計,且政策執行直接、補貼力度大。

相反,澳洲則透過政府輔助推動企業自主投資,包括稅務減免與配套資金支持,而其規模均亦遠不及中國。

Max亦指出,澳洲2024年財政預算案中,宣布未來十年將推出一項22.7億元的製造業提振計劃,但目前實際只釋出約2億澳元支持綠色鋼鐵煉造,及推出「電池供應鏈」與「氫能煉鋼等技術」的試點計劃。

他亦認為,澳洲的市場環境與較高的利率,亦會使企業投資意願較低,最終只會影響計劃的推進速度。

更多分析內容,請留意足本錄音: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X 專頁Instagram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